专家总是跟着政策走,而不是跟着市场走。
姚洋去年很悲观,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受累于房地产,将进入一个“超级房地产周期”。
马光远一直是死多头,不料楼市量价齐跌,势不可挡。
马先生也许是受了刺激,将中国经济表述为超级资产荒周期,既然是超级,那就不是十年八年的事;既然是资产荒,那就是股票、房子都不值得投资,这倒是解释了为什么银行会趴着147万亿巨量的个人存款。
今年的政策转向放,放开货币政策,也谈到了消费将是2025年的重中之重,因为有特朗普新政和加征60%关税,强化国内的市场需求是不二选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政策需要正向引导,于是,专家们也集体苏醒了。
姚洋说:中国的房地产将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光远说:现在可以谈谈房地产回暖这事儿了。
林毅夫说:房地产是永远的支柱产业。
客观地说,不管你怎么看房地产,它的确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及相关的产业链,对GDP的影响在20百分点以上;衣食住行是永恒的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房地产的占比也很高。
按照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统计,2023年,德国房地产增加值占比也在经济总产值的增加值的10%以上;美国更不用说,也是房地产大国,房地产部门2023的数据,占GDP的比重高达15-18%之间,也是第一大产业。
所不同的是,中国房地产的本质上是土地财政;如果出现了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或者降价、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对土地财产的依赖,抑制供应端;或者提高居民收入,因为楼市说到底是货币现象,货币供应的速度追赶不上土拍的速度,朝阳就会成为夕阳。
年年会有什么变化?
相信稳楼市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无论什么方法,说到底还是要砸钱,社会不砸钱,就只能政府做存储,潘石屹说的对,楼市的说到时底是货币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