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波斯湾南岸的卡塔尔以一封直抵人心的感谢信,在西方舆论场的喧嚣中撕开一道裂缝。9月12日,卡塔尔驻华大使馆官方致谢中国“基于正义的发声”,短短24小时内,这声感谢已在全球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成为照见国际双标最鲜活的镜子。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当以色列空袭多哈的硝烟未散,某些常任理事国却集体沉默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挺身而出,以“谴责侵犯主权、维护国际法、认可卡塔尔和平努力”的三点声明,划破“基于规则的秩序”虚伪表象。这并非中国首次在安理会展现道义担当——从沙特伊朗复交斡旋到巴勒斯坦问题立场,中国始终以“事情本身是非曲直为依归”的外交哲学,拒绝选边站队的投机。
卡塔尔的感谢信道破玄机:“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套路,而是对主权与安全的有力支持。”当西方媒体镜头刻意避开多哈的弹痕,当某些国家仍在向冲突地区输送武器却高谈“和平”,中国的发声成为小国求公道时的定盘星。这种立场背后,是卡塔尔与中国近年来日益紧密的能源、基建合作,更是中国“全球安全倡议”在动乱中东的实践投影。
西方舆论的失语与跳脚,恰恰暴露其话语体系的裂缝。那些自诩“世界警察”的国家,在安理会会场外仍忙着炒作“中国渗透论”,却回避了一个事实:真正的影响力从不靠航母数量堆砌,而源于“说到做到”的信用。当卡塔尔选择公开致谢,当阿拉伯社交媒体热传“中国声音”的剪辑,世界看到的是——在强权碾压公理的时代,仍有人敢于为正确站台。
如今的中东,需要的不是武器输送与阵营对抗,而是公正平衡的调停力量。中国以安理会发言为支点,撬动的不仅是卡塔尔的安全困境,更是国际秩序的反思:当小国受欺时,沉默不是选项;当规则失效时,道义才是破局之剑。这声感谢,既是对中国的致敬,更是对国际道义赤字的修补——它证明,在这个撕裂的世界里,仍有国家愿意为公理发声,而这,正是动荡时代最珍贵的希望之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