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前言
中美第四轮谈判前夕,特朗普不仅扬言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还施压欧盟26国和G7国家,要求对华大幅加征关税。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美国亲密盟友英国的专机已经抵华,不仅要与中国谈生意,还直言“中国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值得交往。”
那么英国为何对中国“低头”了呢?说的话又有什么深意?
美国盟友倒戈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盟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包括欧盟、七国集团在内的近三十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屏住了呼吸。
然而,话音刚落,一个最意想不到的“亲密盟友”却用行动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英国新上任的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他的专机于9月10日出现在了北京,这次访华的核心议程,是重启一个被英方单方面搁置了整整七年之久的高级别对话机制——中英联合贸易和经济委员会(JETCO)。这背后传递的信号,远比一次普通访问要复杂得多。
说白了,英国工党政府自2024年上台以来,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脱欧的后遗症还在持续发酵,每年凭空蒸发掉约1000亿英镑的出口额,让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制造业的供应链说断就断,让许多工厂苦不堪言。
看看去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环比仅增长0.1%,这个成绩单在七国集团里基本就是垫底的存在,距离政府设定的2.5%增长目标,更是遥不可及。
英国的商界早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直言不讳地表示,一个能与中国进行高层对话的平台是“迫切需要的”。
想当初,特朗普政府搞“美国优先”,不由分说就对英国的钢铁和汽车加征关税,搞得英国汽车行业一度暂停对美发货,股价应声大跌,如今,无论是汽车、金融科技还是高端制造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深。
伦敦金融城的大佬们盘算着如何在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和绿色金融浪潮中分一杯羹,汽车制造商则盼着能降低零部件的进口门槛,医药公司则希望简化药品在华的注册流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彼得·凯尔的北京之行,与其说是外交选择,不如说是一次经济上的“自救”,他明确表示,“中国日益崛起的经济地位不容忽视,且值得交往”,那些与中国相关的机遇“不应成为中英关系的阻碍”。
随之而来的,是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消除价值10亿英镑的贸易壁垒,农业、汽车和专业服务领域首当其冲。
红白脸算计
英国人深谙外交平衡术,他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城记”和“双簧戏”,彼得·凯尔的行程就是最好的剧本:前脚刚在华盛顿安抚盟友,大谈AI领域的“联手”,后脚就飞到北京重启经贸对话,高举“合作”大旗。
更有意思的是言论上的分工,在华盛顿,英国驻美大使曼德尔森不遗余力地公开渲染“中国威胁论”,声称必须与美国联手,共同应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崛起。
可镜头一转,到了北京,商业和贸易大臣凯尔的调子就完全变了,满口都是“机遇不应是阻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试图在两个大国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凯尔大臣一边说着“中国伴随不确定性”,一边强调“这不应吓倒我们”,其潜台词是:风险存在,但利益更大,所以我们选择积极管理风险,而非因噎废食。
他甚至主动谈及棘手的新建使馆问题,甚至还巧妙地为中方说话, 这种态度,其实也是在为双边关系“拆雷”,营造合作氛围。
对于中国而言,英国的转变是一个积极信号,我们的底气在于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我们乐于看到英国的务实,但手中的“饭”给谁、怎么给,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合作可以,但必须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
当小弟的代价
英国的这种“务实主义”并非高枕无忧,它时刻处在美国“联盟优先”的巨大阴影之下,特朗普政府试图构建的那个针对中国的关税同盟,对所有盟友都是一场忠诚度测试,那句“对中国加税100%”的要求,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国家的头顶。
英国对此的感受可能比谁都深,历史的教训并不遥远,就在几年前,同样是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对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友挥舞关税大棒,英国的钢铁和汽车产业就是直接的受害者。
那种被“自己人”背后捅刀的滋味,想必伦敦至今记忆犹新,联邦最高法院后来裁定那些关税政策存在违宪嫌疑,但造成的伤害却已无法挽回。
看看身边的欧盟,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们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曾经试图跟随美国制裁中国,希望用对华强硬来换取美国的某些让步,可如今,面对100%关税的赤裸裸要求,欧盟也陷入了犹豫。
毕竟,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一旦跟进,德国的车企、法国的农场主,将立刻感受到切肤之痛,经济冲击难以估量。
美国也从未放松对盟友的“监督”,华盛顿高度关注盟友们在高科技和敏感产业领域的对华政策,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凯尔在飞往北京之前,必须先去华盛顿一趟,把人工智能合作的事情先谈妥。
这无异于一种表态:英国的对华合作,会时刻注意着美国的“红线”,不会越雷池一步。
说到底,英国的这套操作,是典型的中等强国在全球新格局下的生存之道,它既有脱欧后经济压力的现实驱动,也有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身份束缚,它想在华盛顿面前保住“特殊关系”的面子,又想在北京这里抓住经济复苏的里子。
结语
英国的“低头”,是向现实低头,是向发展低头,看它能否拿出真正的诚意,让这场迟来的务实合作,真正落地生根。
信息源:
《英商贸大臣访华表态:中国值得交往》环球时报2025-09-12
《好家伙!美国又逼G7:对华加税,最高100%》观察者网2025-09-12
《“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特朗普被爆想让欧盟充当“马前卒”》上观新闻2025-09-10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