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于高校排名像着了魔一样地存在,1300多所本科高校要分层排名倒还说得过去,而39所985高校也还被分为三层、六层甚至七层,即使到了清北国内仅有的两所“TOP2”级高校也要分个高下,套用网络上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语,还是怪袁隆平爷爷把你们喂得太饱了,让他们三天只能吃两顿就不会有如此多荒唐的排名出来了。甚至官方的“双一流”也受此影响,一个简单的“世界一流大学”评选还要搞个A、B类出来,活脱脱的民间排名思路,最终仅玩了一轮就寿终正寝,可是带给学校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比如说本文笔者要介绍的中南大学,在某些“七层”排名中,就被分到了第五层的“中下985”范畴,“六层”论者将其分入第四层的“普通985”层次,“四层”论者则将其划入第三层的“次九”范畴。当然,对于那种一所学校一个位次的排行榜来说,39所985高校就能分为39个层次。不过,,在我们的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真正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排名的高考生及家长都占少数(虽然整体基数还是有点大),这算得上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幸事。
在2025年的高考录取中,中南大学录取新生9124人,较去年8920人增加了204人,这为“响应2025年双一流大学扩招2万人”政策而来,但整体扩招幅度仅2.29%左右,算是中规中矩了。在学校录取的新生中,除港澳台侨新生189人、少数民族预科149人之外,属于教育部普通计划录取的8786人之中,学校在工学门类录取5488人、理学门类录取1256人、医学门类录取774人,没有农学门类新生,上述理工农医范畴的“理科”类录取新生占比高达85.57%。
当你拿一所典型的文科或文理类综合性985高校、或者学科方向差异很大的理工类高校与其PK时,你得出了他们都强过中南大学,这不是一个非常滑稽的结果吗?每一所高校的存在,都有其优势,也肯定有其劣势。即使如清华大学这样顶级的高校,几乎所有开设的学科都是国内非常强势的存在,但其在医学领域拼搏多年,依旧没有几个人能认同其医学实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很多人眼中是985高校中的垫底般存在,可是有几所985高校在农学领域能超越其实力?
闲话少说,我们再回到中南大学的介绍中来,2025年学校招生规模已经超过9000人,从整体上来看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但是较10年前的增幅仅有11.17%,即使按20年前的2005年招生规模计算,招生规模增幅也不到12%,可见985高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性是非常强的,并不如部分省市地方高校扩招的大幅增长那样惊人。
大家都清楚,中南大学是冶金材料领域的神级高校,学校2025年招生专业中,其材料类(冶金材料类)专业录取人数人数达到713人,占学校普通计划录取人数的8.12%,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这就是为何笔者经常和高考生及家长说,如果你不清楚学校的学科实力,那么就去看学校每年录取新生中,他们各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招生规模,按招生规模排序来看专业实力,我们基本上也能区分开来了,不说100%准确,但其准确率至少在八成以上了。
除冶金材料类专业之外,中南大学录取规模较大的专业类还有自动化类(自动化与电气类)580人、机械类494人、计算机类382人位居前四强之列。在2025年学校89个本科招生专业、20个招生类型之中,这4大专业类录取人数就占据了学校普通计划规模的24.7%,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
对于湖南高考生来说,虽然省内有着3所985高校,在国内是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地,与陕西并列第三位的存在,但省内985高校的本地录取率的确低得可怜,当浙江、广东的985高校本地录取率达到50%以上时,湖南的985高校录取率仅在20%以下徘徊。中南大学今年在湖南本地录取新生仅1559人,本地录取率仅有17.09%,与教育部们划定的25%的封顶线还有8个百分点的距离,更别说与浙江、广东两地对比。
由于本地录取率超低,那么学校分配给其他省市高考生的数量就非常多了,绝大部分省市能拿到中南大学200人甚至300人以上的招生计划,河南省甚至高达549人。另外如广西385人、山东385人、江西383人都有不少的录取人数。不过,话说回来,湖南考生虽然牺牲了很多很多,但是从这个招生结构来看,湖南的几所985高校的教学质量,在同等院校中绝对算非常优秀的存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