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飞驰处 时代跃动时
文/长沙祥哥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长沙五一广场的檐角,我便随着人流涌进了地铁站。自动扶梯托着我缓缓下行,玻璃幕墙外,晨练的老人挥着彩绸,早点摊子的热气裹挟着葱花香往鼻腔里钻,这是属于长沙的烟火气,熟悉又亲切。可当我踏上开往金盆丘的地铁列车,那一瞬间的推背感,却让我真切触摸到了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记得小时候跟外婆去金盆丘看菊展,我们从五一广场出发,踩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外婆拄着拐杖,我蹦跳着数路边的老樟树,数到第七十三棵时,额角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后来有了自行车,车铃叮当地穿过熙攘的街道,却被堵在路口的长龙截断了急切;再后来骑摩托穿梭,尾箱里的书包总跟着车身晃荡,遇上暴雨天,雨衣下摆溅起的水花能打湿整条裤管;直到前几年坐公交,摇摇晃晃间,车窗掠过的是逐渐长高的建筑轮廓。而此刻,坐在光洁的地铁车厢里,凉爽的空调驱散了夏日的燥热,电子屏滚动着下一站的信息,手机信号满格,连老人手中的保温杯都稳稳立在置物架上——这哪里还是当年的路途?分明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快车道。
列车钻进地下,隧道里的灯光连成金色的河流。我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广告牌,那些曾经需要在地面耗费半小时的路程,如今不过十几分钟。邻座的小女孩举着泡泡机,彩色的泡泡刚飘起来就被气流卷向后方,像极了我们被甩在身后的旧时光。穿西装的年轻人快速敲击笔记本键盘,拎着菜篮的阿姨翻看着手机里的菜谱,每个人都在这高效的时空里从容生活。原来所谓“飞速”,不只是速度的提升,更是生活方式的蝶变。
出了金盆丘站,抬眼便是拔地而起的商业综合体,玻璃幕墙映着蓝天白云,广场上的孩子们追着风筝跑过,笑声撞碎了阳光。我忽然想起多年前那条坑洼的小路,想起下雨天泥泞沾鞋的模样。如今的柏油路宽阔平坦,地铁口的艺术雕塑正对着天空舒展双臂,仿佛在拥抱每一个追赶时代的人。这变化何止是一城一域的缩影?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从乡间土路到高速网络,我们的国家正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向前奔跑。
回程的地铁上,我摸着座椅扶手,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却暖在心里。这些年,高铁织就全国一张网,5G信号覆盖深山村落,脱贫攻坚让千万人告别穷窝……所有的奇迹都在证明:正是党的引领,让我们脚下的路越走越宽;正是国家的强盛,让我们前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我们享受着地铁带来的便捷时,不该忘记那些为铺设轨道日夜奋战的建设者,不该忘记带领人民创造奇迹的领路人。
夕阳给五一广场镀上金边时,我又回到了起点。手里的地铁卡还带着体温,耳边似乎还响着列车进站时的提示音。这一路的飞驰,不仅是空间的跨越,更是时代的见证——见证一个民族的奋进,一个国家的成长,一段必将载入史册的辉煌历程。
作者简介:
长沙祥哥,原名陈永祥,笔名羊羽,湖南省直诗协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自幼热爱阅读,喜欢写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长沙晚报》《解放军报》《星星诗刊》《湖南工运》《湖南省老年人》等杂志发表过作品。1980年入伍,1985年军校毕业留校工作,先后担任教官、干事、秘书、教导员等职务。1999年转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先后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员、一级劳动关系协调师、湖南省法学会会员、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会员、湖南省经贸建设工会副主任、湖南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长、一级调研员等职务。
陈永祥为人热情,性格豪爽,正直善良,乐于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曾评为全国“平安之星”“维稳卫士”“湖南省最美信访干部”,被誉为情系职工的“维权卫士”,被大家尊称为长沙祥哥。他善于观察,文思敏捷,笔耕不缀,用笔将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善美化作美丽的诗篇。他创作的散文诗《白云之间》被山风景区刻印在宣传广告上来宣传山。
祥哥的诗词不仅画面感强,有声韵之美,而且字里行间处处洋益着满满的正能量。常读祥哥的诗,您将受益匪浅。
编辑:刘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