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把俄罗斯当成头号敌人,可最近几年的事儿让人看清,内部的麻烦有时候比外部的炮火还棘手。
泽连斯基上台时风光无限,从喜剧演员摇身一变为战时领袖,可现在呢,国内支持率下滑,西方盟友的动向暧昧不明,就连自己人扎卢日内都成了潜在的绊脚石。
俄罗斯情报机构爆料的美英密谋替换泽连斯基的说法,虽然乌克兰官方一口咬定是假消息,但背后的民意、民调和政治摩擦都说明,泽连斯基的位子确实晃荡了。
泽连斯基的用人决策
说起扎卢日内这个人,得从他的军旅生涯讲起。1973年他出生在乌克兰北部一个军事氛围浓厚的地方,从小耳濡目染,1991年就进了敖德萨陆军学院,专攻机械化部队指挥。
毕业后,他从边防部队干起,一步步升迁,2000年代初当上连长,在东部地区负责巡逻和演习。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他调到前线,组织防御工事,2017年升为师长,指挥反恐行动,在顿巴斯地区执行突袭任务。
2019年,他成了北部作战指挥部司令,负责多地防御工作。2021年7月27日,泽连斯基任命他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这时候俄乌冲突刚有苗头,大家都觉得他靠谱,能带兵打仗。
冲突爆发后,扎卢日内坐镇基辅指挥中心,协调防御,基辅保卫战中下令反击,哈尔科夫反攻时组织多兵种行动。2023年夏季反攻,他规划路线,调整部署,用无人机侦察战场。可惜反攻没达到预期,乌军推进受阻。
2024年2月8日,泽连斯基突然解除他的总司令职务,官方说法是需要更新军事领导层,但外界都觉得这是因为扎卢日内人气太高,威胁到泽连斯基的地位。
扎卢日内没多说什么,3月就去了伦敦,当上乌克兰驻英国大使。从那以后,他低调处理外交,出席智库活动,接触西方政要,但支持率一直没掉。
泽连斯基这边呢,2019年当选总统时承诺反腐改革,可战争一打响,他的焦点全在抵抗上。任命扎卢日内时,大家都觉得这是明智之举,因为扎卢日内有实战经验,能稳住军心。可时间一长,泽连斯基开始担心功高盖主的老问题。
2023年反攻失败后,他就把战术失误的责任推给扎卢日内,直接撤职。这事儿在乌克兰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觉得扎卢日内是替罪羊。
撤职后,泽连斯基没让他闲着,转去英国当大使,本意可能是把他远远甩开,避免国内影响力太大。可没想到,这反而让扎卢日内有机会和西方拉近关系。
2025年民调显示,扎卢日内的信任度高达71%,泽连斯基只有49%,支持率扎卢日内27.7%,泽连斯基更低。这数据一出来,就让人琢磨,泽连斯基当初的用人决策,是不是埋下了隐患?
扎卢日内去英国后,频繁和美英官员见面,讨论援助事宜。他的风格稳重,注重实战,不像泽连斯基那么高调。俄罗斯情报在2025年7月29日爆料,说美英在阿尔卑斯山和扎卢日内等乌克兰高层秘密会晤,讨论替换泽连斯基的事儿。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马上否认,说这是俄罗斯的离间计。可民调摆在那儿,扎卢日内的人气不是假的。泽连斯基的团队肯定得掂量,这位前部下现在成了烫手山芋。
战争三年多,乌克兰军队损失惨重,扎卢日内当总司令时至少稳住了局面,现在他一走,军心又乱了套。泽连斯基的决策,看似果断,其实暴露了内部不稳的苗头。
西方盟友的援助变调
2025年2月28日,泽连斯基去白宫见特朗普,那场面可不愉快。特朗普坚持要乌克兰用领土换和平,泽连斯基死活不干,两人争执不下,副总统万斯也插话,会议不欢而散。特朗普走前还说泽连斯基不尊重美国。
这事儿传开后,西方媒体开始议论,泽连斯基太强硬,不听指挥。几个月后,7月29日俄罗斯情报又放风,说美英在阿尔卑斯山开秘密会,提议用扎卢日内替换泽连斯基。
会上,美英保证乌克兰官员保留职位,但核心是重置和西方的关系,尤其是美国。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头头叶尔马克和情报头子布达诺夫据说表态服从。
乌克兰官方一口否认,可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扎卢日内作为驻英大使,和西方接触频繁,2025年8月26日,万斯团队打电话想和他通话,讨论替代方案,但他没接。媒体报道,这反映出西方对泽连斯基的不满越来越大。
特朗普上台后,想尽快结束俄乌战,可泽连斯基还想继续打,不把俄罗斯打败誓不罢休。两人想法不合,援助也开始变味。8月18日,两人又见面,这次特朗普保证继续援助导弹和无人机,但前提是乌克兰得配合和平进程。相比2月的吵架,这次缓和了点。
国内这边,泽连斯基的麻烦更多。7月23日,他签署法案,限制国家反腐败局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的独立性,把权力收归总统任命的检察长。这法案一出,基辅街头抗议不断,民众觉得这是泽连斯基家族和高层贪腐的保护伞。
战争期间,乌克兰贪污问题严重,两个反腐机构查到一些和泽连斯基圈子有关的案子,他这么一手,等于堵了大家的嘴。7月31日,议会投票恢复这些机构的权力,泽连斯基不得不签字,可信任已经丢了。
老百姓三年多来,电力系统被炸烂,电价飞涨,征兵令拉老人和残疾人上战场,怨气冲天。很多人觉得,这仗不是为乌克兰打的,而是为西方打,牺牲的却是自家儿郎。
支持率直线下滑,2025年8月民调,泽连斯基只有35%,扎卢日内25%以上。国内抗议不光是反腐,还有对战争的疲惫。乌克兰基础设施毁了,经济垮了,民众醒悟过来,不想再白白送命。泽连斯基的决定,进一步疏远了支持者。
西方那边,美英看在眼里,觉得扎卢日内更听话,更适合当备用总统。一旦泽连斯基不配合,就推他上台。这内部摩擦,本来是自家事儿,可西方一搅和,就成了大麻烦。泽连斯基没想到,援助的盟友成了推手,国内的旧部下成了影子威胁。
民意转向和权力更迭的潜在风险
2025年下半年,乌克兰民意明显转向。9月民调,扎卢日内的信任度74%,泽连斯基68%,反感度泽连斯基30%,扎卢日内只有19%。这不是小事儿,说明老百姓更信扎卢日内这样的军人,而不是泽连斯基的政客作风。
战争进入第四年,乌克兰男人死伤无数,领土丢了20%,民众开始问,这仗值不值?征兵政策扩展,街头检查拉人,家庭分裂,怨声载道。腐败案子牵扯高层,泽连斯基收权反腐机构的举动,让人觉得他想自保。
扎卢日内保持低调,在伦敦使馆处理事务,出席安全会议,民调支持率稳稳的。俄罗斯情报的爆料,虽然乌克兰否认,但西方媒体也开始讨论,泽连斯基的日子不好过。特朗普团队和扎卢日内接触过,他拒绝了万斯的电话,显示出独立性。可这不妨碍西方把他当备选。
乌克兰国内,议会辩论援助分配,议员争执不断,泽连斯基主持会议维持秩序,可影响力在减弱。9月1日,他宣布新打击计划,强调决心,可战场上炮火还在,损失还在增。
权力更迭的风险越来越大。西方疲于援助,欧洲领导人像德国的朔尔茨拒绝派兵,只建议召回海外乌克兰人服役。泽连斯基的位置岌岌可危,内部不稳,外部压力山大。
扎卢日内的人气,不是一天形成的,从总司令到大使,他积累了军心和民心。泽连斯基当初撤他职,本想除隐患,现在看来,反倒给了对手机会。
乌克兰老百姓的日子苦,电费涨,工作丢,孩子上不了学,他们开始想,为什么不换个更务实的领导?这场内部博弈,比俄罗斯的导弹还让人揪心。
未来呢,泽连斯基还得面对这些。战争没完,援助不确定,国内抗议随时起。扎卢日内会不会上位,谁知道,但民调和西方动向,都在暗示变化。乌克兰的路,还长着呢,得看领导层怎么走。
老百姓最盼的,是早点结束苦日子,别再内耗了。战争不光是打仗,还有人心和权力的拉锯。泽连斯基的教训,就是别忽略自家后院,盟友的刀子,有时候比敌人的枪还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