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博物馆有一块免死金牌,是历史上一家族留下的,价值不可估量

0
分享至

一提到 “免死金牌” ,大家脑海里是不是立马就浮现出古装电视剧里的经典画面?忠臣蒙冤,即将问斩,关键时刻家人高举御赐金牌,大喊一声“刀下留人!”。

这块牌子仿佛拥有逆天改命的魔力,能让皇帝都收回成命。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影视剧的艺术加工罢了,真实历史上哪有这么“神”的东西?



但今天我要告诉您,这东西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其中最传奇的一块,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跨越数个朝代,如今就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国家博物馆里。

国宝的神秘面纱

咱们先来说说这件宝贝到底是什么。它其实不叫“免死金牌”,它的学名叫 “丹书铁券” ,因为这块“金牌”实际上是铁制的,上面的字是用金子镶嵌或填涂的,所以看着金光闪闪。



它的全称是 “钱镠铁券”,是目前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件铁券实物。

这件国宝,如今就静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接受着万千游客的瞻仰。

它看起来像一片瓦片的形状,通体乌黑,但上面的三百多个字迹却是用黄金镶嵌而成,历经千年依旧清晰可见。

这块铁券的主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叫钱镠。



故事要追溯到唐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钱镠因为在平定地方叛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的皇帝唐昭宗为了嘉奖他,就在公元897年,赐予了他这块铁券。

这可不是一般的奖状,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钱镠本人如果犯了死罪,可以免死九次,而他的子孙后代,则可以免死三次,只要不是谋反这种滔天大罪。

这承诺,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可以说是给了钱氏家族一份天大的保障。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块写着“免九死”的铁券,在真实的历史中,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力吗?这就要从“免死金牌”的源头说起了。

“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吗?

实际上,“免死金牌”这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那里。

不过,刘邦最初搞这个“丹书铁契”,主要是为了表彰功臣,相当于一张荣誉证书,并没有明确说可以免死。



直到南北朝时期,铁券才开始被赋予了免死的功能。到了唐朝,赏赐铁券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了。

但是,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天下都是皇帝的,规则自然也是皇帝定的。

这“免死金牌”说白了,是皇帝给你的特权,他想让你用的时候,它就是护身符;他不想让你用的时候,它就是一块废铁。最终解释权,永远牢牢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



历史上拿着“免死金牌”却依然被杀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给开国功臣们发了不少铁券,可后来呢?因为猜忌,他杀起功臣来毫不手软。

比如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指控谋反,他拿出朱元璋御赐的铁券求情,结果朱元璋指着铁券背面的一行小字说:“除谋反大逆”,最终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都被杀了。



所以说,这“免死金牌”在很多时候,非但不能保命,反而可能成为皇帝眼中钉的“催命符”。

既然这东西这么不靠谱,那钱镠的这块铁券,又是如何穿越千年,安然无恙地流传下来的呢?

一个家族的承诺

钱镠得到的这块铁券,虽然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未必真的能此次保命,但它对于整个钱氏家族来说,却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家族传承的象征。



正是因为这份信念,钱氏后人将守护这块铁券视作自己的使命,一代接一代,整整守护了一千多年。

这一千多年里,中国经历了多少朝代更迭和战火纷飞。

从唐末五代,到宋、元、明、清,再到近代,每一次战乱,都可能让这件国宝毁于一旦。

钱氏后人为了保护它,想尽了各种办法。

据说在明朝末年战乱时,为了躲避战火,钱氏的后人曾将铁券沉入井中保护,直到天下太平才将其捞出。正是这种融入血脉的责任感,让这块铁券奇迹般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时间来到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

当时,这块铁券由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浙江嵊州的一位普通农民钱智修保管。

他深知这件传家宝已经不仅仅属于钱氏家族,更是属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

经过深思熟虑,他将这件守护了上千年的国宝,无偿地捐献给了当地政府。



后来,这件稀世珍宝在1959年被调拨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

铁券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柜前,这块“钱镠铁券”,应该如何理解它“不可估量”的价值呢?

它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免死金牌”实物,是研究唐代到五代时期政治制度、等级观念的“活化石”。



铁券上的铭文,其书法、雕刻工艺,都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冶金技术和艺术水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史书记载都无法替代的。

历史学家们评价它“历史文化价值非同凡响”,是真正的“传世之宝” 。

还有它的文化价值,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它不仅仅是一块冰冷的铁片,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千年的风云变幻。



它从一件象征皇权与特权的信物,转变为一个家族守护传承的信物,最终升华为一件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宝。

所以说,“钱镠铁券”的真正价值,早已不在于那句“卿恕九死”的承诺。

而是它见证了历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关乎“诚信、承诺”的传承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伤亡比例1比5!多布罗皮利亚被围俄军弹尽粮绝,大批士兵主动投降

伤亡比例1比5!多布罗皮利亚被围俄军弹尽粮绝,大批士兵主动投降

知兵
2025-09-14 22:02:52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直播吧
2025-09-14 17:03:06
省长讲第一课,广东全省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集中培训

省长讲第一课,广东全省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集中培训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4 13:32:41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小莜读史
2025-09-14 14:44:36
西贝硬刚罗永浩,卫健委出手了!

西贝硬刚罗永浩,卫健委出手了!

梳子姐
2025-09-13 19:16:39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霹雳炮
2025-09-11 23:13:49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澎湃新闻
2025-09-14 18:22:27
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加急,争抢购买中国同一关键物品,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着急?

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加急,争抢购买中国同一关键物品,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着急?

文雅笔墨
2025-09-14 19:31:37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后,深夜发文称希望与其当面直播对话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后,深夜发文称希望与其当面直播对话

极目新闻
2025-09-15 02:05:07
国家点名!这10个地区,被委以重任

国家点名!这10个地区,被委以重任

国民经略
2025-09-12 11:42:38
王毅表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制裁只会使问题更复杂

王毅表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制裁只会使问题更复杂

政知新媒体
2025-09-14 12:58:15
山东一中学学生在食堂站着用餐遭质疑,校方回应:一直没座位,都是站着吃

山东一中学学生在食堂站着用餐遭质疑,校方回应:一直没座位,都是站着吃

新晚报
2025-09-13 16:35:47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柏铭锐谈
2025-09-14 13:12:13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象视汽车
2025-09-14 07:00:13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4 16:10:21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现代快报
2025-09-14 15:13:20
长安首款固态电池来袭:充电10分钟续航1500km!网友:新能源天花板

长安首款固态电池来袭:充电10分钟续航1500km!网友:新能源天花板

刘旷
2025-09-14 15:21:12
9月开学后,整个教育方向都要变了。

9月开学后,整个教育方向都要变了。

玉辞心
2025-09-12 07:19:15
2025-09-15 08:04:49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107文章数 1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AI眼镜能否成为下一代人机互动的超级入口?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艺术
旅游
时尚

教育要闻

山东多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费曼学习法被推荐

数码要闻

传苹果智能眼镜将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上市 暂不支持AR功能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