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根据产业封装、衬底调研,基于热导率、可行性等多种因素考虑,未来高功率AI芯片的CoWoS选择SiC作为中介层(interposer)基本已为主要的可行方案。
1、热导率领先当前可量产材料
- SiC 300~490W/(m·K);
- 硅约 150W/(m·K);玻璃约 1W/(m·K)。金刚石热导系数更高,但实际量产难度过大。
2、为什么热导率重要
目前向上传热已有液冷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解决,但向下传热始终是难题,热量容易在局部堆积。
根据公开信息和KAIST,以单die维度,H100单位面积功率约0.86w/mm²,Rubin 约1w/mm²,下一代Feynman约1.2w/mm²。
伴随着多die和更多HBM的设计,热传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热导率变得更加关键。
3、可行性上更为领先
SiC的难点目前在于12吋衬底,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定时间。
从导热、应力、量产化等多个角度看,其他方案目前看来还达不到理论上完全可行,而SiC方案已经在安排12吋衬底的送样,主要等SiC的12吋产业化,目前看其他环节没有太多阻碍。
4、行业正加快重视相关布局
SiC做interposer从两三年前开始研发,近期推动送样测试。
近期发酵也利于快速推动12吋的产业化,因为一旦大规模使用,目前12吋的产能缺口是巨大的。
部分衬底厂接到了不少客户关于这方面的问询,对于这个巨大的增量,产业链正积极推进。
5、市场存在误读,实际需求巨大
此前市场误解以12吋片计的CoWoS产能与interposer需求量关系,实际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一对应,如按目前市场预测,26年CoWoS产能约为90~110万片,理论对应interposer需求量也约为90~110万片。
6、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再造SiC行业
我们认为从产业端、行业媒体等多维度都在肯定SiC作为未来CoWoS的重要增量,按我们此前测算,仅T的CoWoS增量就有望超越车规市场,SiC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根据产业链调研,结合Fubon、Yole、Precedence等预测数据推演:
如SiC顺利成为未来台积电CoWoS、SoW等先进封装的中介层(interposer)材料,市场有望在2030年超过500亿元,接近2030车规SiC市场规模。
- 如按27年143万片产能、35%的CAGR、30年2万元/片的12吋碳化硅价格、75%使用率。
- 至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为: 143*2*75%*1.35^4=526亿元。
- 2030年车规SiC的市场规模约527亿元,相当于重新再造了同样规模的SiC市场。
CoWoS对SiC的需求量远不止此前认为的几十亿市场,市场将逐步认知到SiC在AI领域的全新机遇,新增需求有望超出目前市场对SiC固有的认知。如市场空间翻倍,产业链公司对应空间也有望大幅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