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州市分界镇新坡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房屋外立面粉饰一新,荔枝龙眼产业示范带连片成景,党员干部与村民们正忙着清沟渠、补绿植,乡村建设的热烈氛围扑面而来。
作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三批典型村打造对象,新坡村正以实干作答,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党建引领,合力共治
今年以来,分界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典型村建设契机,坚持把新坡村建设作为推动全镇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深入新坡村实地调研70余次,召开现场会30余场、专题研讨会10次,逐步逐项研究部署,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新坡村驻村班子闻风而动,对标典型村培育标准召开专题会议,逐项梳理人居环境现状,建立整治清单,并主动对接设计公司,不断完善规划设计,确保建设有标准、有蓝图、有抓手。
“典型村建设不是政府一个人的事,更要发动群众一起干。”这是新坡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新坡村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原则,实施党员联户创卫行动,发动党员带头清沟渠、护环境。村里还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红白事简办等,都能积累积分兑换奖品。截至目前,累计评比超10户示范户,奖品价值超5000元。上个月的美丽庭院评比中,何婆婆家院子因栽满变色木和龙船花,获得了卫生示范户,她领到了两桶食用油,笑得合不拢嘴。
同时,该村数字化治理平台“粤治美”也用起来了,村民通过手机就能报问题、查进度,村民纠纷数量较去年减少80%,纠纷解决率提高至90%,大大提升治理效率和透明度。
以“果”为媒,产业兴村
新坡村素有“荔乡田园”“金珠农庄”的美誉,全村荔枝、龙眼种植面积约3000亩。近年来,村里一方面推动荔枝龙眼提质管护,另一方面探索“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模式,打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
今年荔枝上市时,村“两委”结合群众呼声,把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闲置地块改造成临时购销点,成为村民口中的“黄金档口”。
“以前果子要运到镇里卖,现在家门口就能收,价钱还不差。”村民吕大叔乐呵呵地说。据悉,仅这一季,临时档口累计收购荔枝、龙眼超400万斤,为村民增收100余万元。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为村民增收拓宽了新渠道。
依托产业优势,新坡村还在陈坑片区谋划3300平方米建设农贸市场,采用村民土地入股、乡贤力量带动、帮扶资金助力的方式,打造集加工、销售、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兴村的图景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分类施治,环境更美
人居环境是新坡村的另一张名片。目前,村里累计完成120栋农房外立面提升,主干道沿线统一风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垃圾分类上,村里设置垃圾亭9个,聘请专职保洁员和垃圾转运员实现“日产日清”。污水治理则探索“五级水解酸化池+人工湿地”模式,建设污水处理站11座,铺设污水管网7000米,实现全覆盖。
在上里村,曾经污水横流,如今沟渠边长满芦苇花草,清水潺潺流过,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咱们村的环境可不比城里的小区差!”村民黄阿婆骄傲地说。
绿美融合,生态宜居
绿色是乡村最美的底色。今年以来,新坡村积极开展“有喜事来种树”“年例林”等植树活动12场次,种下各类树木300余棵。在党员群众的悉心照顾下,如今,新苗已经稳稳地扎下根来,村中道路两旁、农家庭院处处新绿。
村民还自发打造“四小园”,把房前屋后清理出来,就地取材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花园,门前屋后菜绿树壮,花果飘香。在逸垌自然村,村民刘大哥家的“四小园”不仅成了城里亲戚们的“菜篮子”,因环境优雅还成了邻里休闲、交流的好去处。
“以前院子乱糟糟的,现在绿油油、干干净净,心情都舒畅了。茶余饭后,欢迎来我家小院做客!”刘大哥说。
据悉,目前,分界镇典型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以新坡村为代表的8个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示范村,示范村内产业兴旺、生态绿美、邻里和睦,典型村建设逐步从“盆景”变成“风景”。
分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新坡村为示范,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和项目带动,把新坡村建设成为有形态、有业态、有文化、有活力的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典型村建设走深走实,为高州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分界经验。
撰文:邱茜 通讯员 余林红 陈文婷
【作者】 邱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