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深冬,黑龙江汤原县的山林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每一个角落。就在这片银装素裹的土地上,一个名叫黄有的地主,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他主动站出来,向包围村子的日军表示,自己知道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在哪里,愿意为他们带路。村民们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眼中的黄有,虽然是个拥有四千多亩土地的地主,但平日里乐善好施,在灾年时会开仓赈粮帮助乡亲,不像是个会背叛国家的人。
黄有出生在1899年黑龙江呼兰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带领家人来到汤原县开垦荒地,经过多年努力,硬是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然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东北的宁静,也踏碎了黄有安稳的生活。
他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和乡亲们的苦难,深知没有国家的独立,个人的财富和安宁都是空中楼阁。于是,这个曾经埋头种地的地主,毅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悄悄参加了当地的红枪会,为抗日活动提供帮助,后来更是卖粮捐枪,支持夏云杰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抗联的一员。
所以当日军包围村庄,以村民性命相威胁要找出抗联下落时,黄有的“投降”和“带路”并非贪生怕死,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谋。他知道,当时抗联的大部队已经转移,秘密营地里大多是一些行动不便的伤员和少数负责保护的战士。如果日军真的找到了那里,后果不堪设想。他决定利用自己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将日军引入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之中。那里的冬天极端寒冷,环境恶劣,足以成为侵略者的葬身之地。
日军见黄有主动配合,喜出望外,便派出一支大约三百多人的队伍跟着他进了山。一路上,黄有假装谄媚,小心翼翼地应付着日军军官。他故意带着日军在山里绕圈子,专挑难走的路,消耗他们的体力和随身携带的粮食。
每当日军军官不耐烦地询问还有多远时,黄有总是点头哈腰地说“快了,快了”,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营地周围的特征,让日军相信目的地就在前方。就这样,他们在茫茫林海雪原中艰难行进了五天。
东北的寒冬是残酷的。气温长期低于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能没过人的膝盖。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并不适应这种极寒气候和复杂地形。他们的给养逐渐耗尽,体力也快到极限了。黄有自己也在咬牙坚持,他不仅要忍受同样的严寒,还要时刻警惕,不让自己的真实意图被发现。
到了第五天,日军军官的耐心终于耗尽了。他抽出刺刀架在黄有的脖子上,怒吼着问他是不是在欺骗皇军。黄有急忙指着一处废弃的营房保证,说那里就是抗联的据点之一。
日军兴奋地包围上去,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一人。军官勃然大怒,黄有则趁机表示抗联可能转移了,但他还知道另一处更隐蔽的营地,可以带他们去。此时,日军已经人困马乏,补给也所剩无几,虽然将信将疑,但在深山里失去了带路人更是死路一条,只好继续跟着黄有往前走。
黄有知道,时机差不多了。这支日军部队经过多日的折腾,战斗力已经大大下降。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趁着日军熟睡之际,偷偷溜出了他们的临时营地,拼命向着真正抗联秘营的方向跑去。
他顾不上腿上的刀伤和严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情况报告给同志们。当他终于跑到秘营附近时,却因气力耗尽和严重冻伤昏倒在雪地里。幸运的是,他被外出执行任务的抗联战士发现,背回了营地。
黄有醒来后,立刻向带队指挥员宋喜斌汇报了情况。宋喜斌当即派出四十多名战士,前往黄有所说的地点搜寻日军。战士们很快就在小兴安岭东麓的森林中与这支日军队伍遭遇了。
然而,他们看到的景象令人震惊:大多数日军已经冻死在了山林里,变成了一个个僵硬的“冰雕”。只剩下大约五十名残兵,也早已丧失了战斗意志,很快就被抗联战士击毙或俘虏。黄有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不费一枪一弹,就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几乎全歼了三百多名日军。
秘营里的战士们为这场意想不到的胜利欢呼雀跃,纷纷称赞黄有是英雄。然而,黄有自己却因在严寒中长时间暴露和之前的伤势,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的四肢严重冻伤,开始红肿溃烂,还发起了高烧。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抗联部队缺医少药,无法对他进行有效的治疗。战士们只能用一些草药为他敷治,但效果甚微。
不久后,这支抗联部队接到命令需要转移。黄有深知自己伤势严重,行动不便,如果随大队行军,只会成为大家的累赘,拖慢队伍速度,将所有人置于危险之中。尽管战友们坚持要带他走,甚至提出要冒险送他下山就医,但黄有都拒绝了。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战友和乡亲们。最终,部队只好留下了两名战士和部分给养照顾他,希望他能挺过去。
然而,命运没有眷顾这位英雄。留下的粮食很快吃完了,两名战士先后下山寻找食物,都不幸遭遇日军而牺牲。重伤未愈、无人照顾的黄有,在断粮后,为了求生,曾挣扎着爬出营房,想去寻找草根树皮充饥,最终却因体力不支和严寒,倒在了一个塔头墩子附近,壮烈牺牲,年仅39岁。
黄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牺牲精神的传奇。他从一个贫苦农民,通过勤劳成为地主,又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家业,投身抗日洪流,最终为保护战友和乡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和敌人心理,以少胜多,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民族品格。
他的事迹,和东北抗联无数英勇将士们——无论是面对日寇疯狂“围剿”誓死战斗的杨靖宇、赵尚志等将领,还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保持战斗姿态直至冻死的“冰雕连”战士——一样,惊天地、泣鬼神。他们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坚定的信仰,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
如今,在汤原博物馆里,还记录和陈列着黄有英雄事迹,供后人瞻仰缅怀。他和所有抗联英雄们的故事,如同那座巍峨的小兴安岭,永远屹立在这片黑土地上,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他们的精神,也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而继续奋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