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多哈发动史无前例的空袭,重新聚焦全球对巴基斯坦保卫沙特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寺承诺的关注,凸显巴基斯坦与沙特之间深厚的军事及宗教纽带——这一植根于数十年军事合作的承诺,随中东动荡再次成为焦点,也引发对地区宗教与战略要地安全性的担忧。
巴基斯坦保卫沙特圣寺的承诺源于1951年巴沙《友好条约》,该条约为穆斯林世界最持久军事同盟奠基。自20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不仅为沙特培训军事人员,还在关键节点部署军队:1990-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巴方派遣师级部队专责保卫两座圣寺,确立“圣寺守护者”角色;2016年麦地那先知寺附近恐袭后,巴外交部重申对沙特安全的支持,并加入沙特主导的34国伊斯兰军事反恐联盟。截至2018年,超1000名巴军官在沙特任训练顾问,累计约1万名沙特人员经巴方培训,2019年沙特王储访巴更深化双方反恐、军备合作。
如今,社交平台上“巴沙协议保卫圣寺”的内容广泛传播,反映公众情绪与战略焦虑。防务分析师指出,这一承诺既是军事盟约,更是穆斯林共同体(乌玛)团结的象征。而以色列空袭多哈打破外交常规,暴露海湾首都在高精度武器前的脆弱性,也揭示地区冲突形态演变——无人机、网络战等可突破传统防空,迫使沙特强化圣寺安保。
对沙特而言,巴基斯坦的支持远超硬件:巴作为唯一拥核穆斯林国家,其核力量(170余枚核弹头及“沙欣”“巴布尔”等投送系统)在穆斯林世界具独特威慑力,可信度优于西方承诺。尽管美国是沙特主要安全伙伴,但巴方承诺构成宗教属性的平行保障,威慑各类势力觊觎圣寺。这种保障源于宗教合法性、核威慑与两军数十年互信,即便全球同盟格局变化,仍为沙特防御核心。毕竟沙特作为“圣寺 custodian”,需保障数百万朝觐者安全,而无人机、导弹等新威胁正扩大风险。
以色列空袭多哈更添紧迫性:既然多哈(美军基地所在地)可遭袭,圣寺亦非绝对安全。沙特正构建“西方技术+巴方人力与核威慑”的多层防御,巴方部署的“红旗-9P”防空系统、国产无人机等装备,能为沙特补充实战经验。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一合作也助其在动荡地区维持战略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核威慑的“隐性保护伞”作用独特。虽两国否认“沙特可获核支持”的猜测,但沙特长期资助巴国防预算的背景,让“巴核力量护圣寺”的认知强化威慑效果,迫使对手权衡巴方核门槛。这一核优势是其他海湾国家依赖美国承诺所不具备的,也让巴方在穆斯林世界的领导地位更稳固。
尽管巴沙双方暂未就当前局势发表新声明,但历史承诺在数字时代仍影响乌玛对安全的认知。在以色列空袭、伊朗地区行动及恐袭威胁复燃的当下,巴沙同盟既是威慑力量,也是宗教团结象征,而保卫圣寺的承诺,更成为宗教神圣性与战略必要性在动荡地区交织的生动体现。
【小编毒舌】对于99%的中国网友来说,只知道巴基斯坦是咱们中国的老铁(俗称“巴铁”),但在沙特看来,巴基斯坦也是“巴铁”——毕竟大家有相同的宗教渊源,感情更深……当下的局势,也更有利于中式军贸走进中东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