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旅作家马烽《太行山上》一 书有感
周汉荣
1985年元旦,我用每月6元津贴中节省下来的钱,从西藏错那县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我心心念念很久的军旅作家马烽撰写的《太行山上》一书。
昨日,收拾书房时,发现了已经发黄的这本书。书房归整完毕后,我从书柜中取出了盖有“西藏错那县新华书店专用章”的这本书。之后,我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将这本书重新阅读了一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抗战画面仿佛仍在眼前不断闪现。马烽先生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太行山区军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丽画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让我对伟大的“抗战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
战火中的热血抗争
书中,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武器简陋,物资匮乏,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在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冲锋陷阵,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了守护家乡的父老乡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让我深深为之震撼。
想想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然而,在面对一些小困难时,我们却常常退缩抱怨。与抗战时期的战士们相比,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在战火中坚守,在绝境中求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呢?
军民鱼水情深
《太行山上》还生动地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八路军战士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们帮助老百姓耕种土地、修缮房屋,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而老百姓们也把战士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送粮送水、传递情报,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战士们。这种鱼水深情,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敌。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不屈的民族精神
太行山区的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面对日军的残酷侵略,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奋起反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长期的斗争。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还是在后方的默默支持,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抗战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和平的珍视
读完《太行山上》,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中。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在当今世界,虽然总体上保持着和平,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着战争和冲突。我们应该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同时,我们也要努力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为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行山上》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抗战历史的记录,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书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周汉荣:在山村握过锄头,在西藏边防扛过枪,在政法系统工作至2024年3月退休。爱好中国汉字,曾有拙作在《解放军报》《战旗报》《西藏日报》《拉萨晚报》等报刊发表。座佑铭:机遇加努力等于成功。
作者:周汉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