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懂王这回被内塔尼亚胡坑惨了!卡塔尔掌门亲自赴美兴师问罪,当着美国3巨头的面下达最后通牒。特朗普左右为难,只能许下关键承诺,保证此事绝不再次发生。但中东阿拉伯国家已经觉醒,或将重塑海湾格局。
9月12日,被以色列无端轰炸的卡塔尔有了新动作,其首相兼任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星夜赴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会晤,目的只有一个,美国必须要给个说法。
“懂王”现在大概率也头痛不已,不论他是否提前知晓以色列要对卡塔尔下手,现在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他也不得不替内塔尼亚胡善后。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袭击卡塔尔这件事现在已经成了狠狠刺入中东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一根“倒刺”,让中东诸国意识到即便有美国的保证,他们的安全也不再有绝对保障。
因此,在穆罕默德前往美国之前,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也先后作出表态,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谴责,阿联酋外交部甚至发出了“对卡塔尔的袭击,就是对整个海湾地区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袭击”的警告。
换句话说,穆罕默德此次访美,是带着整个中东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怒火和质问去见特朗普。而且在访美之后,穆罕默德还将于14日参加阿拉伯 伊斯兰峰会,讨论多哈被以色列袭击的事件,并最终确定地区集体回应的可能手段。
如果此次访美特朗普不能给予卡塔尔一个满意的交代,那么中东国家可能也不会善罢甘休。当然,以中东阿拉伯国家一贯的行事风格,他们大概率还是会寻求妥善解决,关键就看特朗普能否拿出让他们满意的条件。
在这件事上,特朗普其实也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堵,一边是以色列这个亲密“小弟”,一边是中东诸国这个美国中东战略的基本盘,得罪哪边都不行。
而从特朗普的处置方式来看,他还是打得一手“好太极”。首先在事件发生后,特朗普第一时间向卡塔尔埃米尔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在卡塔尔境内再次发生。同时在穆罕默德访问美国后,其“嘴替”副总统万斯多次表态,称特朗普对此事感到很不满。
其次,美国这一次罕见地在安理会投下了对以色列发起谴责声明的赞成票,对卡塔尔表达声援,强调支持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也是美国在国际舆论上为数不多地站在以色列的对立面。
最后,特朗普又强调了各方需要继续推动加沙停火,并表示哈马斯应该尽快交还以色列的人质。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在事件发生后,特朗普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不能什么都不做,但又不能真的对内塔尼亚胡采取强硬措施。
所以,特朗普采取了一边安抚卡塔尔,一边转移主要矛盾的策略。将各方关注的重点从以色列袭击卡塔尔这件事上移开,转而聚焦到加沙停火以及人质问题等更为复杂且敏感的中东核心议题上。
尤其是强调哈马斯应该尽快交还人质,其实就是向卡塔尔表明,以色列的初衷并不是对付卡塔尔,而是针对居住在多哈的哈马斯高层。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在他这一通操作后,应该可以将美国从此次事件中“摘”出来,同时降低以色列与中东诸国的对立程度。
只不过,特朗普现在的做法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因为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尚未表示原谅以色列。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特朗普不拿出些“真金白银”式的实际举措,中东可能真的要对以色列采取一些措施了。
从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如果中东要出手,能够采取的手段主要有两条:其一,采取法律手段,在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提起诉讼,要求以色列做出赔偿,并严惩相关责任人;其二,对以色列实施经济、外交上的制裁,效仿土耳其与以色列中断外贸关系。
目前,中东手中握有的筹码包括:卡塔尔在道德上占据受害者优势;特朗普急切希望推动所有中东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此外,中东各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及巨额投资,均可作为制衡美国和以色列的有力手段。
至于战争手段,从中东诸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来说,可能性并不大,毕竟目前的中东国家还要依靠美国维持其安全。
不过这一次卡塔尔被袭击,势必会倒逼中东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尤其是在安全防务上的合作,以此来逐步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或者说降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而特朗普要想真正稳住中东这盘大棋,仅靠打得一手“好太极”还是不够的,至少他需要敦促以色列做出一些姿态,让中东在面子上过得去,然后再在商贸条件,尤其是在已经达成的贸易协定上做出一些让步。
总之,内塔尼亚胡给特朗普找了个大麻烦,不论他们是在唱双簧,还是特朗普真不知情,现在都需要小心翼翼地处理这件事,否则,就会引发中东地缘格局的连锁裂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