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同时对外放出消息:将于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四轮贸易谈判。
特朗普这次的姿态变化是策略?还是被逼无奈?
近期特朗普建议欧盟、G7国家对中国和印度商品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
还说只要欧盟、G7现在动手,美国就立马就跟上。
但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对加税,担心中方反制会波及德国汽车产业。
日本、加拿大等国也态度消极。
而且彭博社在2025年8月1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他在G7会议上问在场的领导人,谁愿意对中国加征200%的次级关税时,只能无奈表示:“所有人都只顾着低头看鞋”,没一个敢搭腔。
其实也能理解,欧美国家自己现在也焦头烂额。
通胀、经济放缓、选民怨气,哪还有余力再掀起一场全球性的关税战。
特朗普想搞“围殴中国”的局,可惜没一个真愿意上场的。
外面对付中国的招没成,这边美国自家的麻烦又找上门了。
最先闹起来的就是美国的农业这块儿,现在刚好是美国大豆收获季,但中国的采购单却迟迟没来。
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眼睁睁看着自家仓库爆满,价格一路跌,心都凉了。
农业协会也坐不住了,直接提交请愿书给国会,要求恢复对华农产品贸易。
请愿书里明确说了想恢复大豆、玉米这些主要农产品的对华出口,还提了希望能尽快恢复到之前的贸易规模,而且国会农业委员会的几个议员已经公开说会先研究请愿书里的诉求。
这边农业的问题还没解决,法院那边又做出了一个裁定,直接让他之前坚持的底气没了。
8月底,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总统在未获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属于违宪行为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这一裁定,让特朗普自2020年起就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失去了合法性,他之前靠这个政策推进对华事务的重要手段也没法再用了。
这么一来,特朗普手里的牌彻底乱了,政策非法、民意反弹、盟友出走,这三重夹击之下,特朗普也看明白了:再硬扛着不谈判,别说政策撑不住,连总统宝座都要没了,毕竟大选就在眼前,这时候不找补就晚了。
这点从CNN9月民调就能看到,53%美国选民不满特朗普对华政策,觉得他“过于激进”。
尤其是密歇根、宾州这些关键工业州的选民,对关税推高生活成本意见很大,这种民意情况让特朗普要是再坚持之前的强硬对华态度,对他后续竞选可能不利。
所以他赶紧把谈判当成了新指望。
据说,他已经计划好了,10月初在俄亥俄州的大型造势活动上,如果谈判有点眉目,就要“亲自宣布好消息”。
不过,中国没上套。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在宣布谈判消息时,罕见地加了一句:“将新增部分议题。”
可别小看这句话,这表示,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就在前一天,中国商务部还发布了《国家出口管制扩展目录草案》,拟将芯片制造设备、AI算法、量子通信模块等纳入出口限制。
这一动作直接让技术议题成了这轮谈判的新核心,而且是由中方主导的。
不过要说在这些议题里,最让美方紧张的,还得是稀土。
美国军工、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有七成以上稀土都依赖中国。
一旦供给中断,那可不是涨价那么简单,是直接“停工”。
前三轮谈判,他就试图在稀土议题上“撬开缺口”,但中国一直守得死死的。
经济上的算盘没打响,特朗普又把主意打到了外交上 。
《金融时报》9月8日报道称,他试图让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出点力”,比如私下劝劝普京,让冲突降温。
这样,他就可以在台前“邀功”:看,我让普京冷静下来了。
可惜中国不接招。
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中国就一直强调中立,反对外部干预。
哪怕有压力,也不愿变成某方的“外交工具”。
如今特朗普一边盼着谈判能稳住国内选民,一边还想在外交上蹭点热度,可中国始终按自己的节奏走,他这两方面的期待要实现恐怕没那么容易。
- 参考资料:
- 魂说2025-09-13对中国使出“借刀杀人”之计后,特朗普决定:马上跟中国上谈判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