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募行业“一哥”,易方达基金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务成绩单——营收、净利润双双两位数增长,近40亿管理费收入囊中。
然而,在上证指数攀升至3800点的市场红利期,公司却有多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告负,部分基金产品亏损超40%,部分基金产品的“赚钱效应”与“收费规模”似乎脱节,引发市场对其投研能力、责任担当的质疑。
易方达基金上半年狂赚18亿、狂揽近40亿管理费
2025年上半年,易方达基金延续了头部机构的“盈利惯性”。公开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96亿元,同比增长近10%;净利润18.78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24%,盈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庞大的管理规模,据华夏时报统计,易方达上半年狂揽近40亿元管理费,即便在部分基金业绩低迷的情况下,收费规模仍未受明显影响,仅同比下滑个位数。
作为管理规模常年居首的公募巨头,易方达的“赚钱能力”背后,是投资者真金白银的投入。
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超2万亿,覆盖权益、固收、ETF等多个领域。但从盈利结构来看,管理费收入仍是核心支柱——无论基金业绩涨跌,只要规模维持在一定水平,公司就能稳定收取管理费。
沪指3800点红利期,多只基金仍长期亏损
与公司亮眼财务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方达旗下多只基金在市场回暖期仍深陷亏损泥潭。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已攀升至3800点,较年初涨幅超15%,多数权益类基金借此实现业绩修复。
但易方达却有多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负,且部分产品亏损幅度较大。
Wind和天天基金显示,截至9月11日,从具体产品来看,亏损“重灾区”集中在行业主题基金。易方达中证医疗ETF(159847.OF)2021年7月成立以来,收益率暴跌53.88%;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A/C(010198.OF、010849.OF)2021年1月成立,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42.66%、-43.71%;即便是2023年4月成立的易方达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A/C,成立仅2年多,亏损也超31%。
此外,易方达中证生物科技主题ETF、中证万得并购重组等产品,成立以来亏损均超40%,在市场行情向好的背景下,这样的业绩表现堪称“不及格”。
是基金经理对行业趋势判断失误?还是投研团队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答案尚未可知,但投资者承受的亏损已成为既定事实。
投研责任为何“缺位”?
易方达基金的管理层阵容堪称“豪华”。董事长刘晓艳拥有博士学历,曾任职于广发证券,在易方达历任督察员、总经理助理、总裁等职,熟悉公募行业全流程;总经理吴欣荣更是从研究员起步,历任权益投资总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等职,投研履历丰富。
按理说,如此资深的管理团队,应能为公司投研体系搭建、业绩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但从部分基金产品实际业绩来看,管理层的“光鲜履历”并未转化为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多只基金长期亏损,部分产品成立多年仍未摆脱亏损泥潭,或反映出公司投研体系可能存在“重规模扩张、轻业绩打磨”的问题。
一方面,易方达近年不断发行新基金、拓展产品线,管理规模持续攀升,但投研团队是否能跟上规模扩张速度?是否存在“一人管多只基金”导致精力分散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长期亏损的基金,公司是否有有效的业绩复盘、调整机制?从目前情况看,多数亏损基金仍维持原有管理模式,未见明显改善动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