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提及杨振宁与妻子翁帆之间的婚姻,用这句话来形容,可以说恰如其分。
当一位28岁的年轻女子不顾社会舆论,毅然决然地选择与一位82岁的长者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如此大胆、突破常规的情节,竟然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更令人惊叹的是,即便这段婚姻中没有共同的子女,也没有遗产分配,她仍然无怨无悔地陪伴对方走过了21个春秋。
冷冻保存9颗卵子,不求名利、不惧世俗偏见,开启这段“跨时代”的感情,她究竟在追求什么?
初见即心动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虽然这是一句俗语,但用在一位28岁的女子与82岁的男子之间,还是令人咋舌不已。
自从他们的恋情公之于众后,便一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断被热议。
究其原因,除了巨大的年龄差距之外,两人截然不同的身份背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她,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则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位备受尊敬的科学巨匠。
那么,这段婚姻究竟是年轻人另有所图,还是长者的“一时冲动”?
要了解这段感情,还得将时间拉回到30年前。
1995年,在汕头大学举办的一场国际物理学家会议上,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
年轻的翁帆带着学生特有的热情与活力,积极地为两位贵宾提供服务。
而杨振宁,这位早已在物理学界享有盛誉的泰斗,在与翁帆的交流中,也感受到了她的聪慧与真诚。
两人初次见面便相谈甚欢,翁帆对杨振宁渊博的学识充满敬佩,而杨振宁对翁帆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他们一直保持着朋友间的联系。
每逢节日,他们偶尔还会互通书信或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杨振宁与妻子杜致礼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他们依旧恩爱如初,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
而翁帆呢,在大学毕业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太久,经历离婚后,她选择重返校园,专注于学业,不断提升自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看似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他们的关系似乎也仅限于普通朋友,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迹象。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平静的表象之下,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忘年重聚情愫起
人生在世,谁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即便是杨振宁这样在物理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也难逃人生的悲欢离合。
2003年,与杨振宁相伴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杜致礼因病离世,为这段婚姻画上了句号。
杜致礼的离去让杨振宁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而就在他最孤独无助的时刻,翁帆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中,她鼓励杨振宁重新振作起来,还写下了许多温暖人心的话语。
这封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杨振宁灰暗的生活,也让两人久违的联系重新恢复。
起初,他们只是偶尔聊聊生活琐事,但随着时间推移,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情感也在悄然升温。
到了2004年,远隔两地的两人终于在香港重逢。
再次见到翁帆,杨振宁的心中泛起了不一样的波澜。
他意识到,自己对这位年轻、温柔的女子产生了超越友情的深厚情感,这种感觉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翁帆也逐渐明白,自己对杨振宁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仰慕。于是,两人便悄然展开了恋情。
然而,这段感情刚有苗头,外界的质疑便纷至沓来。
有人发现,翁帆年轻时的模样,竟与杜致礼年轻时有几分相似。
于是,“翁帆是杜致礼的替身”“宛宛类卿”的说法开始流传,不少人认为杨振宁并非真心喜欢翁帆,而是将她当作亡妻的影子。
面对外界的质疑,两人并未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彼此的情感。
他们的联系愈加频繁,一同听音乐会、逛书店、探讨学术问题,共同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
在相处过程中,杨振宁愈发确信,翁帆就是他想要共度余生的那个人,于是向她求婚。
令他惊喜的是,翁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求婚。
2004年12月,杨振宁与翁帆低调地前往民政局登记结婚,正式结为夫妻。
为了给这段感情一个仪式感,2005年1月,他们在汕头邀请了一些至亲,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尽管他们已经步入婚姻殿堂,但外界的目光依然紧追不舍,各种质疑声从未间断。
质疑声不断
在众多质疑中,最刺耳的莫过于“薄情寡义”的指责。
毕竟,杨振宁的原配杜致礼去世仅14个月,他就与翁帆再婚,不少人认为这是“对亡妻感情不深”,甚至称其为“忘恩负义”。
但事实上,杨振宁的家人并非如此看待:他的弟弟和子女都未干涉此事,反而尊重他的选择。
而翁帆的家人更是通情达理,不仅理解女儿的决定,还将此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女儿是在“照顾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由衷地为她感到欣慰。
除了感情方面的质疑,最受关注的还有关于子女的问题。
毕竟,一个年过花甲,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因此外界对此众说纷纭。
其实,杨振宁早已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想法:
他们并不打算再生育孩子。
但值得一提的是,翁帆并未完全关闭成为母亲的大门,她提前冷冻了9颗卵子,为自己未来可能的生育计划保留了希望。
即便如此,舆论仍不断从新的角度进行抨击:
有人声称“没有孩子就无法继承遗产”,认为翁帆既然未生育,将来肯定无法获得杨振宁的财产。
甚至还有人断言,她是这段婚姻中的“牺牲者”,最终将一无所获。
这些言论听起来令人痛心,但翁帆始终没有公开辩解,只是默默陪伴在杨振宁身边。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转眼间21年过去了。
这21年间,翁帆几乎成了杨振宁的“贴身伴侣”——陪同他出席学术会议,一起散步聊天,共同度过每一个清晨与黄昏。
曾经那些“走不远”“图利益”的流言,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早已不攻自破。即便是最苛刻的人,也无法否认这21年的真心陪伴是装不出来的。
其实早在多年前,翁帆就曾在节目中坦诚心迹:她所爱的并非杨振宁的名声与财富,而是他身上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
她还表示,在这段感情中,她收获的“精神财富”远比任何物质与金钱都更为珍贵。
那些无形的温暖与成长,才是她最宝贵的收获,远非世俗意义上的“回报”所能衡量。
信息来源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4/1013/c345441-21199942.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