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9日,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举行。作为肺癌领域全球领先的多学科肿瘤学盛会,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汇聚一堂,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本次WCLC大会的Presidential Symposium 1 环节中,Ⅲ期FLAURA2研究以全体大会获奖报告(Lectureship Award Presentation)形式亮相。该研究旨在探索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前公布的结果中,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已经显示了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的优势[1],本次更新结果则进一步验证了联合方案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为患者带来的获益[2]。
医脉通诚挚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教授接受采访,深度解读与点评FLAURA2研究最新OS数据,探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模式在EGFR突变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分享专业见解与学术洞见。
FLAURA2研究公布最终奥希替尼联合化疗OS结果
周清教授
本次WCLC大会的Presidential Symposium 1 环节中,FLAURA2研究的OS公布可谓万众瞩目,该结果也未辜负期望。本次更新结果显示[2],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取得了近10个月的额外OS获益(中位OS:47.5个月 vs 37.6个月)。
图1. OS曲线
此前报告的数据显示[1],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可以延长PFS 达9个月。尽管FLAURA2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FS,但其作为关键次要终点的OS结果亦被分配了α值进行统计检验,因此备受关注。本次更新的OS数据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在OS方面亦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如今,FLAURA2研究取得了PFS、OS的双阳性结果,表明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将成为EGFR突变(19del/21 L858R)晚期NSCLC患者治疗中的治疗选择之一。未来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优化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本次FLAURA2研究更新结果中[2],安全性方面,随着药物暴露时间进一步延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仍可管理,且与各单药既往已确立的安全特征一致。自主要分析以来,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两组中导致中止使用奥希替尼的不良反应(AEs)发生率仍然很低,分别为12%与7%,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未观察到新的治疗相关的死亡,奥希替尼单药组出现1例。
FLAURA2模式为晚期一线治疗提供新选择
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用机制有待更深入探索
周清教授
随着FLAURA2研究OS结果的重磅公布,结合其此前已经公布的PFS结果,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已经成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新选择。当然,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对于联合方案的接受度可能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可能对于化疗存在顾虑,因此,加强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次报告结果显示[2],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奥希替尼的中位使用时间为30.5个月,培美曲塞的中位使用时间则仅为8.3个月,提示虽然我们希望更多患者可以长期持续使用靶化联合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化疗的持续应用常受限于其毒性、患者心理接受程度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患者仅接受了中位8.3个月的化疗,但从长期角度来看,患者仍获得了PFS和OS的获益,这一结果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启迪。诚然,FLAURA2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研究仅纳入了EGFR敏感突变(19del或L858R突变)的患者,以及为开放标签试验,这些都有待后续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索。
此外,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不仅显著延长了一线PFS,更对长期OS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化疗的加入可能改变了疾病生物学特性,例如耐药谱演变。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后续二线及多线治疗的疗效,其具体作用机制和耐药模式值得深入探索。对于这样一种全新治疗模式,未来需致力于精准筛选合适的患者,并进行精细化的全程管理策略。
明确EGFR-TKI耐药机制才能探索更多联合用药策略
周清教授
对于EGFR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已成为贯穿疾病全程不可或缺的核心手段,改变了传统以化疗或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格局。三代EGFR-TKI已经成为EGFR突变NSCLC治疗的基石。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通过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对患者群体进行细分,进行更精细的个体化管理。
作为内科医生,既往我们大多接触晚期一线治疗的患者,然而在未来,随着EGFR-TKI在术后辅助治疗和局部晚期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将有更多患者在进展为转移性NSCLC之前即已接受过EGFR-TKI治疗。一旦这类患者发生广泛转移,亟需通过精准检测明确其耐药机制。当然,现有证据表明,EGFR-TKI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特别是对于多线重度经治的晚期患者,耐药机制往往更为复杂,这要求我们持续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
FLAURA2研究虽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该研究取得的成功已经验证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同时为探索其他类型的联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除化疗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类型药物与靶向治疗的联合,例如抗体偶联药物(ADC)。
对于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而言,单药治疗或许正逐渐成为历史,未来更多、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将为这部分患者,特别是已在早期和局晚期阶段接受过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带来更丰富的治疗选择。
周清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职业发展与奖学金委员会委员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调研: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67983
有效期:2025-12-11
「 参考文献 」
[1] Planchard D, et al. Osimertini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n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N Engl J Med. 2023 Nov 23;389(21):1935-1948.
[2] Planchard D, et al. First-line Osimertinib + Chemotherapy Versus Osimertinib Monotherapy in EGFRm Advanced NSCLC: FLAURA2 Final Overall Surivaval. 2025 WCLC. 2025 WCLC. PL02.06.
撰写:Faline
审校:周清教授
排版:Atai
执行:Zeld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