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变老”加速:500万老人背后,谁在守护这座城的晚年?

0
分享至

中国目前有10个左右的超大城市,北京毫无疑问在列。作为城区人口早破千万的城市,北京的人口结构最近几年藏着不少值得说的点——有人说它在“减量发展”,可实际没减多少。

有人担心它年轻人变少要“不行了”,但情况没那么简单;还有人问北方年轻人该选哪,北京到底值不值得来。今天咱们就把这些事掰扯清楚,用数据说话,不绕弯子。





提到北京人口,很多人会说“减量发展”,但真看数据,这“减量”其实没那么明显。咱们查了2024年度北京人口与就业统计数据,对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历年国民经济公报就知道:2020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9.3万,2024年末是2183.2万。四年下来,总共就减少6万人。

大家可以想下,北京天通苑一个小区就有几十万人,几个类似小区加起来都不止6万。对北京两千多万的总人口来说,这减少的比例还不到3‰,几乎可以说总量没咋变。

更关键的是,北京的虹吸效应没减。不光吸北方的人才,连南方搞高科技的也会来。亦庄常办国家机器人大会、机器人运动会,想做这行的,不来北京机会就少很多。所以别看“减量”的说法还在,北京对优质资源和人才的吸引力,一点没降。





总量没咋变,但人口结构的变化才是真重点——简单说就是“小孩少、年轻人少、老人多”,越来越往上海的结构靠。

先看最直观的:0-4岁婴幼儿,2020年到2024年四年间减少了34万。这意味着啥?做婴幼儿相关生意的,比如早教、母婴、婴儿游泳,1/3的需求直接没了。大家在北京生活应该能发现,不少早教机构、婴儿游泳馆都关门了,没孩子了,这生意还怎么做?

再看年轻人,这才是更关键的群体。20-24岁减少41万,25-29岁减少36万,30-34岁减少45万——把这三个年龄段加起来,2020年北京20-34岁的常住人口有575万,到2024年只剩454万,整整少了121万。这些可是最年富力强、刚毕业或刚站稳脚跟的人,他们少了,人口结构自然会“偏老”。



那少的年轻人去哪了?部分是没留住:比如45-49岁的人群减少19万,很多人是因为孩子上学落不了户口,只能离开北京,去老家、天津或者南下;55-59岁的减少9万,是因为在北京退不了休、拿不到当地养老金,只能去别的地方找养老出路。

反过来,老人在变多。60-64岁增长16万,65-69岁增长15万,70-74岁增长36万(现在北京70-74岁常住人口有103万),75-79岁增长12万,80岁以上更是从28万涨到36万。算下来,60岁以上各年龄段累计增长了95万。对应的,北京人口中位数年龄也上去了——2020年还是38岁,2024年肯定超40岁,有人说是42岁,有人说是43岁,不管咋说,已经比很多人的实际年龄都大了。

为啥北京老人多还长寿?关键是医疗发达。别信那些“深山老林有长寿老人”的传说,想多活几年,还是得靠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北京是全中国第二长寿的地方,这背后就是实打实的医疗保障。



有人看到北京老人多、年轻人少,就担心“北京要不行了”,这其实是想多了。先不说上海比北京还“老”,但上海照样有活力,单说北京的“年轻人缺口”,一直靠外来人口补。

北京的大学生和科研院所数量在全国靠前,尤其是研究生占比高。就算本地年轻人少,每年还有大量外地大学生、研究生来北京上学,毕业后不少人会留下。

比如清华的北京本地学生占比不到1/10,其他都是外地来的;还有搞AI、机器人的人才,全国优秀的都往北京聚。这种“虹吸全国年轻人才”的能力,上海有,北京也有,只要这个能力在,就不用担心没人干活、没活力。

那其他超大城市会不会也变成北京这样?大概率会,但程度会轻一些。因为北京“老得快”,和它之前严格的人口限制有关,其他城市没那么严,所以结构变化会慢一点。但大趋势逃不掉——越发达的城市,本地年轻人越不爱生孩子,最后都得靠外来年轻人补。



最后绕回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北方年轻人该去哪?有人问“能来北京,为啥非要留在大连、呼和浩特?”其实核心就一句话:跟着经济规律走,“孔雀东南飞”没错,北方首选还是北京。

有人说“要均衡发展,别都挤去大城市”,但现实是,现阶段违背经济规律的“均衡”不现实。比如江苏,南京为啥没苏州强?关键是人口没苏州多,还受上海虹吸;再看澳门、鄂尔多斯,澳门人均GDP高,但模式没法复制;鄂尔多斯人均也高,可只有200万人,永远成不了一线。全世界都一样,纽约、巴黎、伦敦,都是靠足够多的人口撑起来的,没有“人少还能超强”的城市。

对北方年轻人来说,北京的优势很明确:机会多、资源集中,就算以后留不下,在这挣几年钱,回到家乡二三线城市买房、生活,也比一直待在小地方强。

当然,不是说非要来,要是家里有离不开的资源、传家宝,留在本地也没问题。但要是想拼一把,北京还是北方最值得去的地方——毕竟“树挪死,人挪活”,看清趋势,后果自己承担就行。

总的来说,北京的人口情况很清晰:总量“减量”只是说说,实际变化微小;真正的核心是结构在变“老”,但靠虹吸全国年轻人才,活力没丢。

对北方年轻人来说,不管是想长期扎根还是短期挣钱,北京都还是绕不开的选择。至于要不要来,选择权在自己,但看懂人口背后的趋势,总比盲目决定好。

#热点##北京#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嘲“又胖又没文化”!全红婵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害怕的事发生

被嘲“又胖又没文化”!全红婵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害怕的事发生

千言娱乐记
2025-09-15 23:49:19
中美密谈了6个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美国网民感叹:特朗普变了

中美密谈了6个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美国网民感叹:特朗普变了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23:35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47:53
西贝,被骗6000万!

西贝,被骗6000万!

钧言堂
2025-09-15 16:34:08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4:05:40
新华社消息|李成钢: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消息|李成钢: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
2025-09-16 00:11:40
4550亿美元!史无前例的订单,狂暴的涨幅,这个全球绝对龙头杀疯了!

4550亿美元!史无前例的订单,狂暴的涨幅,这个全球绝对龙头杀疯了!

价值事务所所长
2025-09-15 21:54:48
全红婵去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恶心的一幕发生,陈若琳说的真没错

全红婵去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恶心的一幕发生,陈若琳说的真没错

可乐谈情感
2025-09-16 00:34:13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扬子晚报
2025-09-15 19:15:16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起喜电影
2025-09-15 07:30:55
美制武器遭多国放弃,乌克兰女博主曝比尔盖茨援乌100亿美元细节

美制武器遭多国放弃,乌克兰女博主曝比尔盖茨援乌100亿美元细节

史政先锋
2025-09-15 17:41:44
2-0!4-1!蓉城迎亚冠首秀,创四川历史,客战韩国冠军,央视不播

2-0!4-1!蓉城迎亚冠首秀,创四川历史,客战韩国冠军,央视不播

侃球熊弟
2025-09-16 00:25:03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手机中国
2025-09-15 13:45:01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鲁中晨报
2025-09-15 13:31:06
第14次!杜普兰蒂斯毫无悬念夺金,6米30再破撑竿跳世界纪录

第14次!杜普兰蒂斯毫无悬念夺金,6米30再破撑竿跳世界纪录

直播吧
2025-09-15 21:59:33
徐卓一110米栏赢了今年世界第一

徐卓一110米栏赢了今年世界第一

现代快报
2025-09-15 22:40:06
全球仅剩40只!2005年,吉林男子上山挖野菜,发现被吊死了一只

全球仅剩40只!2005年,吉林男子上山挖野菜,发现被吊死了一只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5 20:01:28
“完美女神”热巴生图被揭,鼻子大腋下黑,生图才是“人间真实”

“完美女神”热巴生图被揭,鼻子大腋下黑,生图才是“人间真实”

八卦南风
2025-09-15 12:34:21
今夜,大涨!中美,大消息!

今夜,大涨!中美,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00:11:03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蒂蒂茱家
2025-09-15 13:38:17
2025-09-16 06:51:00
奇思妙想生活家
奇思妙想生活家
探索生活的奇思妙想,分享独特见解和实用小窍门,让你的日常生活更有趣、更有品位!
390文章数 20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 macOS 26 Tahoe 正式版推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