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罗永浩的一场直播,提到西贝冷冻库中储存儿童餐,羊排也是预先制备好的,再次将西贝推上预制菜风口浪尖,把老乡鸡夸上热搜。
老乡鸡被夸不难理解,它明确告诉消费者哪些菜是现做的,半预制全预制的,主打一个“不搞暗箱操作”。
除了老乡鸡,还有一个被疯狂点赞的低调赢家——被称为“穷鬼西餐厅”“预制菜鼻祖”的萨莉亚。
为什么同样是预制菜,西贝人人喊打,萨莉亚常年卖爆?
西贝被骂,首当其冲是价格因素。西贝定位中高端餐饮,人均消费常在15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消费者心中对应的应是新鲜食材、厨师现场烹制的,是满满的“锅气”。
当消费者发现,价格照着高端餐饮去做,服务给我来个加热即食,就像我花了五星级酒店的钱,却住了快捷酒店。这种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们感觉被欺骗。
好比有消费者直言:“本以为吃的是西北风情现炒菜,结果是流水线加热预制菜,这钱花得太冤。”
与之相比,萨莉亚走的是平价亲民路线,人均消费仅30元左右 ,被贴上了“意大利版沙县小吃”“西餐界蜜雪冰城”的称号,人家不装逼还便宜,要啥自行车?
消费者在萨莉亚就餐,本就对价格敏感,对菜品品质和制作方式预期相对较低。萨莉亚使用预制菜,反而成了维持低价的保障。
除了价格,透明度也是关键。西贝一直强调“明厨亮灶”“大厨出品”,给消费者营造出菜品现场精心制作的印象。当被曝光大量使用预制菜后,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宣传,让消费者觉得被忽悠,品牌信任瞬间崩塌。
反观萨莉亚,从不掩饰使用预制菜的事实。其厨房没有厨师,没有菜刀,食材多为半成品和预制菜,员工只需简单加热就能快速出餐。这种不藏着掖着的态度,让消费者心知肚明。
要知道消费者主权时代来临,所有餐饮品牌必须认识到一点,知情权远远大于工业化效率。
正常的消费者都知道在外面吃饭,好吃、便宜和新鲜不可能三角都占。预制菜本身并无原罪,它能提高餐饮效率、降低成本。但商家在使用预制菜时,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持宣传与实际的一致,别整出买家秀和卖家秀的笑话。
毕竟,30 块钱的萨莉亚是预制菜,100块的西贝菜也是预制菜,换谁谁不觉得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