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日本首相石破茂可能在联大提及二战起因,并向中国全面道歉”的消息,引起外界普遍关注,尤其是日本右翼,据说已经集体陷入到“末日模式”。自民党“老人会”急呼“辞职了就该闭嘴”,网络右翼高举“别让日本跪下”的旗帜,极保守派杂志更将未发生的石破茂演讲定义为“国难”。那么这场日本右翼集体歇斯底里的背后,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动机?
考虑到石破茂已经辞职,不少日本自民党内保守派人士担忧,石破茂可能会在辞职后放飞自我,借演讲机会,作出比以往任何自民党领导人都更为全面的道歉。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石破茂从未像村山富市那样明确提及“殖民统治”“侵略”,也拒绝为战争责任作出法律定性,只是承认日本给周边国家带来巨大伤害,强调不让下一代卷入战争。这样的表述,若放在德国,顶多算是主流语境下的“中间派言论”,可在当下日本,却被贴上“左翼卖国” 的标签。究其根源,是自民党与右翼媒体长期构建的“零和博弈”叙事在作祟。在他们的逻辑里,承认加害就是给中国“递把柄”,道歉就是“割让外交主权”。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哪怕是“暧昧的反省”,也成了不可饶恕的叛国行为。
当然,日本右翼的历史焦虑症,本质上也是对未来的深度不安。他们恐惧的不是石破茂的几句话,而是从历史,到主权,再到安全链条的断裂。在他们眼中,一旦日本承认侵略,那就等于承认了加害责任,那么就可能动摇“钓鱼岛是固有领土” 的主张,甚至引发边界重新讨论的连锁反应。不仅如此,更深层的焦虑,源于日本当下的发展困境:GDP 被德国反超,人口快跌破1.2亿了,经济增长乏力,社会活力渐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无污点”成了日本右翼能抓住的“民族自信”遮羞布,他们试图用“日本无罪”的叙事,来对冲日本已经衰落的现实,维系脆弱的民族自尊。相比之下,石破茂的“放飞,并非个人任性,而是日本政治精英中罕见的“自救”尝试。他清楚地知道,若继续否认历史,日本在亚洲将永远陷在道德洼地,难以真正融入地区发展。而一次真诚的历史反省,或许能像勃兰特在华沙的一跪那样,为日本卸下历史包袱,赢得国际社会的谅解,将历史负债转化为外交资产。而辞职后的石破茂,无需再迎合各种右翼势力,才敢于将对历史的思考搬上联大讲台。这种“自我解套”,本质上是希望用一句迟到的反省,为日本下一代腾出更广阔的战略空间。
虽然说石破茂最终是否会在联大道歉,目前仍是未知数,但日本右翼的集体恐慌,已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真相:一个不敢面对历史的国家,注定无法掌控未来。日本真正的“国难”,从来不是某个人可能说出的道歉,而是整个民族失去了反省的能力,是“不准反思”的社会氛围扼杀了正视历史的勇气。对日本而言,当务之急不是阻止石破茂发声,而是打破“不准反思”的桎梏,构建一个允许国民谈论道歉、敢于面对加害历史的正常社会。唯有正视历史,才能抚平过去的创伤。唯有勇于反省,才能走出当下的困境,赢得未来的尊重。否则,历史的反噬也终会以更残酷的方式降临日本,让日本为长期的历史逃避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