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刚挂断中方电话,台海就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这一次,解放军不再警告,而是直接用行动亮明态度。那么,这两位“不速之客”是谁?解放军又采取了怎样的举动?
9月9日晚,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进行视频通话。次日,中国外长王毅又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短短几个小时内,中美先后在军事和外交层面展开直接沟通。这在当下并不常见,因为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敏感期,既有合作的需要,也有对抗的现实。
王毅在通话中明确表态,美方近来的消极言行损害了中方的正当权益,干涉了中国内政,尤其在台湾问题上必须谨言慎行。董军则直接强调,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任何“以武助独”或者“以台制华”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这两场通话释放的信息很清晰:中方希望通过沟通来减少误判,但底线问题不能碰,特别是台湾。然而,积极氛围还没持续多久,新的摩擦就出现了。9月12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消息,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和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两位“不速之客”过航台湾海峡,并伴随滋扰挑衅。
对此,解放军全程监控处置,直接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来回应。与此前的警告不同,这次东部战区的表态更直接,强调的是“有效应对处置”,而不是单纯的喊话。换句话说,解放军已经进入常态化应对模式,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
那么,为何美方前脚在通话中强调避免冲突,后脚就派军舰过航台海呢?答案其实很现实。美国在通话中虽然口头表示“不寻求冲突”,但又强调自己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并将坚决维护这些利益。这种表态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想管控风险,另一方面却在挑动敏感神经。英国这次“陪跑”,更多是政治姿态,表明对美国的支持,也在为自己增加存在感。
台海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中美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空间,但涉及核心利益时,美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目前情况也还没有到完全失控的地步。因为双方都清楚,一旦冲突爆发,代价会非常大。美国在贸易、供应链、全球事务上都离不开中国,而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专注发展。所以,中美之间仍然存在合作的动力。上海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几乎一半的美企希望取消所有对华关税,美国民间也有不少人呼吁保持正常接触,这些因素都会对美国政府形成压力。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美国国会依然是反华议案的主要来源。各种所谓“援台”法案不断出台,民进党当局则借此扩大政治表演空间。台所谓陆委会主委邱垂正窜美时甚至说“把台湾未来寄托在大陆善意上最危险”,这类言论本身就是在煽动对抗。国台办发言人回应得很直白:台湾的前途和安全在于国家统一,而不是依赖外部势力。美国在背后纵容这些动作,就是在给台海局势制造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军的应对越来越直接。东部战区全程监控美英军舰行动,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演练,而是实打实的反制。信息传递得很清楚:中方不惧挑衅,但会用行动守住底线。相比之前的“口头警告”,现在更像是进入“随时反制”的常态。这种变化,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更坚定,也更加自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