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云这个人,大家都熟悉,他从一个英语老师起步,搞出了阿里巴巴这么大的帝国。1964年出生在杭州,家里条件一般,高考考了三次才上师范,毕业后教书教得还行,拿过杭州十佳青年教师的奖。
1995年他辞职创业,弄了个中国黄页,那时候互联网刚起步,他到处跑着说服企业上网。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初期挺难的,资金短缺,团队小,他亲自拉投资。2003年淘宝上线,2004年支付宝出来,帮了很多中小企业。
2014年阿里在纽交所上市,市值一下子冲到天上。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他在杭州一个学校演讲,说未来八年房价会像大葱一样起伏,那时候楼市正热,大家听着都当笑话。2019年他退了阿里董事局主席位子,转身搞公益去了。
七年过去,房价真就跌了不少,马云的话听着越来越有道理。全国房价从高峰跌了30%左右,有些地方腰斩了,手里有两套以上房的家庭,现在日子不好过,资产缩水、贷款压身、税费上来了、卖房租房都难,这四个坎儿,一个比一个实打实。
马云房价如葱的判断,为什么贴合现实
2018年马云那番话,本来是提醒大家别把房子当唯一投资,房价不会一直涨。那时候全国楼市成交火爆,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得吓人,二三线也跟着水涨船高。谁知道从2022年开始,形势就变了。
2025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跌了3.7%,二手房更惨,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跌了2.88%。
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房价环比降0.3%,广州深圳也跟着往下走。高盛报告说,未来房价可能再跌20%到25%,尤其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产业空心化,房子卖不出去。
东北的鹤岗、双鸭山这种地方,房价低到尘埃里,2025年9月鹤岗均价才1932元一平米,双鸭山8月3460元一平米,一套房十几万就能拿下。相比之下,一线城市郊区房价虽稳,但整体泡沫还在挤。
为什么这样?政策调控是关键,房住不炒定位没变,信贷收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万科碧桂园这些大企业都出问题了。居民收入增长慢,202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涨4.5%,买房意愿低。
马云预言的点,就在于房价回归居住属性,不是炒作工具。现在看,全国41.5%的城镇家庭有两套以上房,这些人当初买房图保值,现在账面财富蒸发,心理落差大。
楼市从过去那种只涨不跌,转成调整期,短期内难反弹,黄奇帆说2025年能止跌回稳,但至少不对经济拖后腿。马云的话接地气,他早看透了房地产不是万能的,过度依赖风险大。现在多套房家庭的麻烦,就从这里开始显现。
手握多套房的家庭,资产缩水和贷款双重夹击
先说资产缩水这事儿,简直是多套房家庭的头号痛点。2025年3月,百城二手房均价14053元一平米,环比跌0.3%,同比跌4.5%,连续25个月下行。
上海核心区还行,但郊区跌15%,北京非核心区也差不多。全国房产账面损失上万亿,那些2018年买第二套的,现在价值至少亏20%。
为什么?供给过剩,新房库存4872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长,二手房挂牌量超千万套。重庆35万套,武汉22万,北京15万以上,买家挑花眼,只选性价比高的。
过去房子是刚需,现在成了可选,年轻人不急着买,合租多。结果就是价格往下压,持有者每天看App,心塞。贷款负担更重,家庭债务超60万亿,房贷占比40%。
2023年很多公司裁员,收入降,月供两三万,从工资扣走大半。北京一户两套房,月供两万五,2025年利率虽低,但还款压力不减。银行催款准时,工作不稳,很多人被迫节衣缩食。过去买第二套说贷款不是事儿,现在成了定时炸弹。
尤其是三四线,房价跌得快,贷款本金还得按原价还,亏本卖都不行。全国45%的多套房家庭,收入跟不上支出,日子紧巴巴。马云预言房价如葱,本意是回归理性,现在这些家庭真感受到葱价的苦,财富从纸面变现实负担。
房产税和日常开销上身,交易租赁又卡壳
房产税这道坎儿,越来越近了。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产税收入2618亿,增长12%,试点城市扩展,税率0.3%到1.2%。
上海标准91954元一平米,北京广州也跟上,多套房税负多10%。专家建议0.5%到1.5%阶梯税,人均免税40到60平米,超过的按房多税多。
广州一户两套,一年税费几千,加上物业取暖维修,三万块跑不了。新小区物业一千五一月,空房也扣,持有成本年增5%。过去多套房象征财富,现在额外掏钱,很多人算账后直摇头。
交易市场更堵,二手房成交量同比降25%,挂牌多买家少,以价换量成常态。重庆挂牌38万,武汉南京跌幅大,1.2%环比。房东降价20%,还是没人接盘,变现周期拉长。
租赁市场也凉,2025年上半年50城租金累计跌1.37%,一线稳点,二三线跳水。3月40城均价34.56元一平米,环比跌0.28%,同比1.66%。三四线人口流出,租客少,租金从五千降三千多,以租养贷成空谈。空置率20%,水电物业继续扣,纯亏本。
武汉上海租金回报4.5%,但竞争猛,租客挑剔,装修地段不行就pass。长租公寓扩张,188万间房源,分流需求。多套房家庭,卖不出租不动,成了死资产。马云的话提醒大家,房子不是躺赚工具,现在这些家庭深有体会,持有成本从隐形变显性,压力山大。
楼市调整没完没了
2025年下半年,楼市还在下行,高盛预计全年房价再跌5%到8%,触底得2026年。新房销量降10%,库存高,二手房挂牌继续涨。政策刺激多,政府工作报告稳楼市,但效果慢。保障房入市,挤压刚需,租金空间小。
两极分化,一线核心涨点,三四线继续跌。45%的多套房家庭,面对价值贬损、还贷紧、税费涨、流通难,无解难题。很多人反思,当初跟风买投资,现在止损难。
马云这边,2019年退下来后,低调多了。2020年疫情回国,2021年双十一现身阿里,2022年基金会捐乡村教育。2023年环保会议发言,2024年阿里内部听报告。
2025年1月7日腊八节,乡村教师活动,他宣布获奖名单。2月新加坡打高尔夫,3月回杭州骑车西湖。5月阿里日听音乐会,6月植树环保,7月公益晚宴,8月读书,9月10日退休六周年,湖畔散步。
生活慢下来,通过基金会推农业教育,远离生意场。马云预言房价如葱,现在成真,多套房家庭的困境摆在那儿,未来几年考验大。楼市不会回疯狂时代,房子回归本质,持有者得适应新常态。
马云看问题准,他早说房价不会永远涨,现在数据证明了。全国房价调整中,多套房家庭的四个困境实打实,资产贷款税费交易,全是硬骨头。
2025年市场还在变,政策在调,但短期难好转。这些家庭得想想怎么破局,别死扛。马云自己呢,转公益,日子自在,大家学学他的长远眼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