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鸭绿江畔的秋阳里,走进集安市青石镇长川村,长川源家庭农场的软枣猕猴桃正缀满枝头。农场主李丽娟摘下一颗颗“集诚蜜宝”软枣猕猴桃,果皮上还沾着晨露,“这个品种果子糖度能到25度,吃到嘴里特别香甜。”这个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手里捧着的不仅是一颗浆果,更是长川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样本。
2019年注册的长川源家庭农场,如今已是集安市示范家庭农场。李丽娟承包的50亩山地零散分布在村内各处,她将土地细分成10多个种植区,软枣猕猴桃、鸡心果、山葡萄等在梯田式地块里错落生长。“咱家的‘集诚蜜宝’去年通过了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审定,获得了‘林木良种证’。”李丽娟说着剥开一颗软枣猕猴桃,果肉晶莹如蜜。2024年,长川源家庭农场联合集安市8家软枣猕猴桃种植户以严格的生产标准拿下“中国森林认证证书”,“认证要求全程不打除草剂、不用化肥,土壤检测连重金属都要达标。”她轻抚覆盖着秸秆的树根,“虽然辛苦,但种得安心、卖得放心!”
产业转型的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当时村里葡萄价格波动大,李丽娟在驻村干部指导下,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把目光投向了软枣猕猴桃。从辽宁引进品种试种,到联合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选育出“集诚蜜宝”,再到打造“长川源”吉林省名优品牌农产品,她带动的不只是一个农场,她拉着村里的邻居一起干,统一品控、统一结算,让“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
今年,长川村驻村工作队依托村民现有的果园,建设了长廊水果采摘园和长川小岭售卖点,硬化面积1500平方米,设立水果摊位10个,采摘长廊1个,25个停车位。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果园的细节里。葡萄架改造成的软枣猕猴桃支架下,秸秆与农家肥堆出半米高的肥垄;林下割草机刚走过的痕迹新鲜,取代了除草剂的气息;抖音直播间里,城里客人看着挂满枝头的软枣猕猴桃下单,转头就能在G331国道旁的采摘园提货。“从前过了‘十一’假期就歇业,现在到10月底还有客来。”李丽娟笑着说,这是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带来的新光景。
傍晚的鸭绿江畔,长川村的灯光渐次亮起。李丽娟的微信提示音不断,那是老客户在问新果成熟时间。“守着良心种地,带着乡亲共富,边境村一样能振兴!”晚风中,李丽娟的笑声爽朗。
这个边境小村的振兴故事,就像她培育的软枣猕猴桃,扎根在山林里,甜意在岁月中慢慢酝酿——正如那一片片果园,数载春秋流转,如今正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结出更饱满的果实。
记者:郭润卿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刘佳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