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的浙江台州,谷岙村的街头被黑压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不是什么明星演唱会,而是一场越剧演员的追悼会。49岁的孟再平走了,但台州人用最隆重的方式,送了这位“越剧女儿”最后一程。
戏迷挤爆街头:她的越剧,是台州人的心头肉
追悼会的场面,见过的人都说“震撼”。一排迈巴赫组成的送葬车队缓缓驶过,头车上的遗照里,孟再平笑着,就像她在台上那样明亮。路边全是自发来送别的人,老头老太抹着眼泪,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这不是网红打卡,是台州人对一位越剧演员最质朴的敬重。
灵堂里的挽联写得戳心:可怜儿女大哭小啼要娘回,恩爱贤妻苦雨凄风催汝去。二婚的林先生忍着泪,旁边继女披麻戴孝,哭红了眼。最让人揪心的是她的亲儿子,背着一双草鞋,头上还戴着编织草帽。这是当地的丧葬习俗,儿子用这种方式告诉妈妈:我陪着你,送你最后一程。
出殡时,灵堂外突然响起越剧声。一群戏迷自发地唱了起来,调子一起,好多人跟着掉泪。丧葬里唱戏不常见,但孟再平值得。她活着的时候,把越剧唱进了台州人的生活里;走了,戏迷们就用她最爱的越剧送她走。
15岁学戏到办剧团:她把越剧当命活
孟再平的越剧路,是从15岁开始的。那时候她跟着父亲接触越剧,后来去诸暨青少年宫学戏,又跑到上海的越剧团打拼。19岁正式进了永嘉县越剧团,拜了名家王少楼为师,成了“范派小生”。
后来民营剧团火了,她就跑到台州,还自己办了“孟孟越剧团”当团长。台州的戏迷喜欢她,因为她唱得“亮”,嗓子跟刀锋似的,一开口就能把台下所有人的耳朵抓住。她演的小生,眼神能钉死人,哪怕化疗后手抖得拿不动筷子,一扮上戏,立刻精神。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戏疯子。生病那阵,化疗三次,体重掉了20斤,还连着演了28场戏。有一次打完点滴,她偷偷把针拔了,血渗出来也不吭声,擦干净就上台。最后一场戏,嗓子都带血丝了,台下喊再来一个,她真就接着唱,唱完直接被送进医院。
知情人透露:120万抗癌针没留住她,戏服却陪她到最后
胰腺癌是个狠病,但孟再平没轻易认输。她打了120万的抗癌针!这钱够普通人买套房了,但癌症还是把她带走了。去世那天,她的戏服就叠在枕边。她是真的爱越剧,爱到把戏服当成了枕边人。
她的人生像一场大戏,49年不算长,但足够精彩。从诸暨的小姑娘,到台州的越剧名角,她把根扎在了民间戏曲的土壤里。民营剧团的路不好走,要跑场子、要讨好观众,但她硬是闯出了名气。戏迷们记得她的腔,同行们记得她的背影。瘦得像根竹竿,却从没在台上倒过。
越剧的根在民间,她的精神也在民间
孟再平的故事,不光是一个演员的落幕,更是民间越剧生命力的缩影。现在好多人觉得传统戏曲没人看了,但在台州,在浙江,像孟再平这样的民营剧团演员,还在把越剧演给普通人看。他们没有大剧场的灯光,却有台下密密麻麻的掌声;他们没有明星的光环,却有戏迷们“追着场子”的热情。
她的离开让人痛惜,但她留下的东西更珍贵。她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能走进生活、能让人落泪欢笑的活艺术。还有她那份“拼命”的劲头,对热爱的东西,就算拼到最后一刻也不松气。这种精神,不管在哪个行当,都能打动人。
如今,孟再平葬在了台州谷岙村,离她热爱的舞台很近,离喜欢她的戏迷也很近。或许某天,台州的戏迷们还会想起,有个叫孟再平的越剧演员,她的戏服曾在枕边,她的歌声还在风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