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拿下威尼斯影后那天,张颂文的名字在热搜上挂得比她还久。
一个被嘲“万年不红”的女演员,一个被说“只能演反派”的中年男配,突然一起站在欧洲最老的电影节红毯上,这画面本身就够魔幻。
更魔幻的是,导演蔡尚君在后台和媒体闲聊时补了一句:“要是没有张颂文,这片子连开机酒都喝不上。”
一句话把镜头全拉回到那个没人愿意投钱的冬天。
剧本里男女主都得在暴雨里滚泥,投资商一听就摇头,说中年爱情谁看。
张颂文看完剧本只回一句“我演”,三天后带着自己攒了五年的片酬打进剧组账户。
辛芷蕾后来回忆,开机那天她站在岭南老城的骑楼下,看着张颂文把外套脱给发抖的场务,突然觉得这个戏能成。
电影拍完粗剪版出来,内部看片会上鸦雀无声。
不是烂,是太疼了。
两个四十岁的旧情人,在菜市场抢一把葱都能吵到崩溃。
辛芷蕾在雨里喊台词喊到失声,张颂文用眼神把“后悔”两个字演出了重量。
威尼斯首映结束,掌声持续九分钟。
辛芷蕾在后台攥着奖杯,第一句话是“老张我们终于不欠任何人了”。
张颂文没上台,躲在侧幕红了眼眶。
回国后风向全变。
辛芷蕾的片酬翻了五倍,张颂文收到的剧本堆成小山,最逗的是某平台把他早年跑龙套的片段剪成“演技进化史”,弹幕飘过“原来他连尸体都在用力”。
有人统计,辛芷蕾过去42部戏里,有37部评分不过6,张颂文微博粉丝在《狂飙》后涨了300万,这次又涨100万。
数字冷冰冰,但数字不会骗人:观众终于愿意为真正的表演买单。
最妙的是,两人都没签营销公司。
辛芷蕾领奖穿的是三年前拍杂志借的礼服,张颂文把品牌赞助的西装退了,说“怕穿坏”。
这种反套路反而成了最好的套路。
现在回头看,《日挂中天》其实讲了个简单的道理:中年人连崩溃都要排队,但崩溃过后,还是要把日子过下去。
戏里戏外,都一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