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娃哈哈部分产品的瓶盖因盖印图案与公章存在相似性,在网络平台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拍摄视频,将这种瓶盖当作 “公章” 盖在实习证明上,戏称其可用于完成企业实习盖章任务。这一带有调侃意味的行为,既让娃哈哈的瓶盖设计意外走红,也引发了大众对公章规范使用、实习证明真实性等话题的关注。作为国内知名的老牌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的产品设计向来贴近消费者,此次瓶盖引发热议,既体现出产品设计带来的传播效应,也暴露出部分人对公章性质与实习证明严肃性的认知误区。
事件起因:瓶盖图案似公章,网友调侃引关注
事件的发酵始于一位网友发布的短视频。视频中,该网友手持一瓶娃哈哈产品,拧开瓶盖后,将瓶盖底部的盖印图案朝下,轻轻按压在一张空白的实习证明 “盖章处”,随后对着镜头调侃道:“实习盖章任务完不成?试试这个‘万能公章’,尺寸、图案都挺像,说不定能蒙混过关。”
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发布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与转发。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有人开玩笑说 “早知道有这‘神器’,当年实习就不用愁了”,也有人好奇 “真的能以假乱真吗?”,还有部分网友则理性指出 “公章有严格规范,这种调侃不能当真”。随着讨论的升温,越来越多网友开始晒出自己手中的娃哈哈瓶盖,对比瓶盖盖印与公章的相似度,相关话题很快登上了部分平台的热搜榜单。
记者从网友晒出的图片与视频中看到,引发讨论的娃哈哈瓶盖,其底部的盖印图案呈现圆形设计,外圈有类似公章边框的线条,中心则印有娃哈哈的品牌标识与相关文字,整体布局与常见的公章、业务专用章有一定相似性。有从事设计工作的网友特意测量了瓶盖尺寸,发现该款瓶盖的直径约为 3 厘米,而市面上常见的公章、业务专用章直径多在 2.5 厘米至 3.5 厘米之间,两者尺寸十分接近,这也让瓶盖盖印从视觉上更贴近真实公章的大小。
“第一次看到这个瓶盖的时候,我也愣了一下,觉得和公司的业务章有点像。” 一位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网友表示,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公章,对公章的样式、尺寸较为敏感,“不过仔细看还是能分清,瓶盖盖印的文字内容是品牌相关信息,没有公章必备的公司名称、编号等要素,而且材质也不一样,盖在纸上的印记清晰度和公章也有差距。”
瓶盖设计:兼顾品牌传播与消费体验,意外带火话题
为了解该款瓶盖的设计初衷,记者尝试联系娃哈哈品牌方。截至发稿时,娃哈哈官方尚未针对此次瓶盖引发的热议作出公开回应,但从其过往的产品设计风格来看,此次瓶盖的盖印图案设计,大概率是为了强化品牌标识、提升产品辨识度。
娃哈哈作为成立多年的老牌企业,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一直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从早期的 “再来一瓶” 促销活动,到后来在瓶身、瓶盖上印制趣味文案、卡通图案等,均是为了通过包装设计增加产品的趣味性与话题性,从而吸引消费者关注,带动产品销售。此次引发讨论的瓶盖,其盖印图案将品牌标识融入圆形设计中,既符合大众对 “印章类” 图案的视觉认知,也能让消费者在开启产品时更容易注意到品牌信息,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
一位长期关注食品行业营销的业内人士分析,娃哈哈此次瓶盖引发热议,属于 “意外的营销效果”。“企业在设计瓶盖时,可能并未想到会与公章产生关联,更多是从品牌展示、消费体验的角度出发。但网友的调侃让这款瓶盖意外走红,不仅为品牌带来了免费的流量曝光,也让更多消费者关注到该款产品,从营销层面来看,这种‘无心插柳’的传播效果反而更具感染力。”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如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使用功能,更注重产品带来的情感价值与互动体验。娃哈哈的这款瓶盖设计,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 “趣味性” 的追求 —— 部分网友将瓶盖当作 “创意印章” 盖在笔记本、手账上,甚至有人收集不同款式的娃哈哈瓶盖,将其作为小众收藏品。“这种带有‘可玩’属性的设计,让产品超越了本身的饮用功能,成为消费者社交、分享的载体,这也是近年来食品饮料行业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教授解读:瓶盖不可替代公章,实习证明需保真实
针对网友将瓶盖当作 “公章” 调侃的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公章规范、实习证明真实性的讨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从专业角度作出了分析与解读。
徐双敏教授首先肯定了娃哈哈瓶盖设计带来的积极效应。她认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娃哈哈作为国内知名的老牌品牌,能够通过一款瓶盖的设计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既体现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展现出产品设计的创新意识。“这种设计不仅能在短期内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更重要的是为产品赋予了‘可玩’‘可收藏’的附加价值,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更紧密的情感连接,对品牌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徐双敏教授同时强调,公章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凭证,有着严格的制作标准与审核规范,绝非类似瓶盖盖印的图案可以替代。“公章的制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必须由公安机关备案的专业机构制作,印章上需包含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信息、编号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公章的法律效力。而娃哈哈瓶盖的盖印图案,本质上是品牌标识的一种呈现方式,既没有经过法定审批流程,也不包含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信息,从性质上与公章有着本质区别。”
对于网友调侃 “用瓶盖盖实习证明” 的行为,徐双敏教授明确表示,这种做法不仅不可行,还可能对学生的个人信用与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她指出,学校要求实习证明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核心目的是确保学生实习经历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以便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实习证明则是对这一环节的正式记录。学校在审核实习证明时,会对公章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核验 —— 不仅会核对公章上的单位名称与学生提供的实习单位信息是否一致,还会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实习单位进行核实,确保实习经历真实可靠。”
徐双敏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公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盗用公章,也不得使用与公章相似的图案冒充公章。“我们通常所说的公章,其制作、使用、保管都有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绝不是‘买个萝卜刻个章’或者用瓶盖盖印就能糊弄过去的。如果学生试图用虚假的‘公章’蒙混过关,一旦被学校发现,不仅实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还可能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对后续的升学、就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公章规范:制作使用有标准,法律风险需警惕
为了让大众更清晰地了解公章的规范要求,记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公章的制作、使用、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制作流程来看,单位申请制作公章,需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公安机关审核通过后,会为单位出具《印章准刻证明》,单位需凭该证明到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制作单位制作公章。制作完成的公章需再次到公安机关备案,备案信息包括公章的样式、尺寸、编号等,这些信息会录入全国统一的印章管理系统,确保公章的唯一性与可追溯性。
从使用规范来看,公章的使用需遵循 “专人保管、审批使用” 的原则。单位通常会指定专人负责公章的保管,每次使用公章都需填写《公章使用申请表》,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在指定的文件上加盖公章。对于实习证明这类涉及个人经历的文件,公章的加盖更是需要严格审核 —— 审核人员会确认申请人是否确实在本单位实习、实习时间与内容是否真实,审核通过后才会加盖公章,并留存相关记录以备查询。
从法律责任来看,伪造、变造、盗用公章,或者使用虚假公章骗取他人信任、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此类行为构成犯罪,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
一位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提醒,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强对公章的敬畏意识,不要因好奇或调侃而做出涉及虚假公章的行为。“即使是网友调侃的‘用瓶盖盖实习证明’,如果有人真的试图用这种方式伪造实习经历,一旦被发现,虽然瓶盖盖印本身不构成‘伪造公章’,但虚构实习经历的行为仍可能被认定为‘提供虚假材料’,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 学校可能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取消实习成绩,企业在招聘时如果发现候选人提供虚假实习经历,也会取消录用资格,甚至将其纳入企业招聘的‘黑名单’。”
实习意义:重视实践积累,诚信对待经历
实习作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环节,其核心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行业动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实习证明作为实习经历的正式记录,不仅是学校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招聘时考察候选人实践经验的关键参考,其真实性与严肃性必须得到重视。
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教师与企业 HR,他们均表示,在审核实习证明时,除了核验公章的真实性,还会关注实习内容的具体描述、实习时长的合理性等细节。“我们会要求学生在实习证明中详细说明实习期间参与的工作项目、承担的具体任务、取得的成果等信息,这些内容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质量。如果实习证明内容空洞,或者与学生的专业方向、求职意向不匹配,即使公章真实,我们也会对实习经历的有效性产生疑问。” 某高校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表示。
企业 HR 则更看重实习经历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我们在招聘时,会结合岗位要求,仔细询问候选人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内容,通过细节提问判断实习经历的真实性与含金量。如果发现候选人的回答与实习证明中的描述不一致,或者对实习工作的理解过于表面,就会怀疑实习经历的真实性,最终可能放弃录用。” 某互联网企业的 HR 经理告诉记者。
对于学生而言,诚信对待实习经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一位刚完成实习的大学生分享道:“实习期间,我每天都会记录工作内容,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进展,虽然实习过程很辛苦,但确实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实习结束后,单位为我出具的实习证明,每一句话都是对我实习工作的认可,这种真实的经历比任何‘虚假盖章’都更有价值。”
截至目前,娃哈哈瓶盖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理性看待这一话题,调侃的声音逐渐减少,更多人开始关注公章规范使用、实习证明真实性等严肃问题。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一开始觉得用瓶盖调侃很有趣,但了解到公章的规范和实习证明的重要性后,才意识到这种调侃不能当真。实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诚信才是最重要的‘敲门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