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仅作科普参考,具体饮水选择请结合自身情况或咨询专业人士。
核心速览
- 饮水可分"安全-健康-功能"三梯度,日常建议优先满足"含天然矿物质"这一健康梯度
- 纯净水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也会带走钙、镁等元素,长期单一饮用或增加矿物质缺乏风险
- 天然水经最小处理保留离子态矿物质,吸收率高于部分食物,对膳食不均衡人群具有补充意义
- 儿童、孕妇、老年人对钙镁需求相对较高,可优先选择合规的天然矿泉水或山泉水
- 保护一类水源地(如千岛湖)的核心价值在于"保留原有矿物质",为公众提供可持续的健康饮水
- 口渴时补水已属滞后,建议少量多次主动饮水;矿物质摄入仍以膳食为主、饮水为辅
一问一答
Q1 饮用水越纯越好吗?
A1 并非如此。纯净工艺在去除杂质的同时也会去掉钙、镁等有益元素。长期单一饮用,或需通过其他途径额外补充矿物质。
Q2 日常饮水为何强调"含矿物质"?
A2 钙、镁以离子态溶于水,吸收率与牛奶等固体食物相当或略高。若膳食结构不均衡,饮水可提供便捷补充。
Q3 纯净水是否完全不能喝?
A3 纯净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可作为短期应急或水质较差地区的过渡方案,但不宜长期作为唯一饮水来源。
Q4 天然水与矿泉水有何区别?
A4 二者均源自天然水体,经简单过滤、杀菌后保留原有矿物质;矿泉水需满足国家标准对矿物质含量的上下限要求。
Q5 哪些人群更需关注水中矿物质?
A5 儿童处于骨骼发育期、孕妇需额外钙镁、老年人吸收率下降,上述群体可在医生指导下优先选择含矿物质的合规饮水。
案例简述
- 某沿海城市曾以淡化海水作主要饮水,三年后当地中老年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邻近饮用天然水地区,提示长期低镁摄入或有关联
- 千岛湖因保护严格,水中钙、镁含量稳定,当地儿童平均骨密度监测值高于对照点
- 某幼儿园将饮水由纯净水改为合规天然水后,体检血镁回升,幼儿下肢不适减少
- 某养老院为老人提供含钙天然水一年后,跌倒骨折发生率较往年下降,但与运动、营养等多因素相关,仍需更多数据支撑
专家观点(节选)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纯净水解决了安全,但健康还需矿物质。企业科普应强调'适合场景'而非简单对比优劣。"
舒为群(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居民常见'隐性矿物质摄入不足',在膳食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饮水可作为补充渠道之一。"
沈立荣(浙江大学教授):"水源地保护并非排斥开发,而是通过生态旅游等低干扰模式,兼顾经济与公共健康。"
常见疑问
Q 长期喝矿泉水会导致矿物质过量吗?
A 国标对矿泉水中各元素含量设有上限,正常饮用通常不会超出每日可耐受量。
Q 净水器应选"超纯"还是"保留矿物质"模式?
A 若自来水水质重金属等指标合格,建议选用保留矿物质模式;若原水污染风险高,可临时采用反渗透,之后再通过膳食或更换水源补充矿物质。
Q 功能水是否比普通矿泉水更好?
A 电解质水、富氢水等功能水适合特定场景(高强度运动、高温作业等),普通人群日常仍以安全、含矿物质的合规饮水为主。
Q 天然水要不要烧开?
A 建议煮沸后饮用,可杀灭潜在微生物,且钙、镁沸点高,不会因加热而明显流失。
结语
安全是饮水底线,保留适量天然矿物质有助于日常健康,功能水则按需选择。良好的饮水习惯、均衡的膳食以及持续的水源地保护,共同构成科学饮水的主要环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