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这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还没下去。”54岁的刘阿姨,泡上一杯热腾腾的生姜红糖水,嗅着浓郁的辛辣香气打趣道。退休后,她热衷于养生,最近一次朋友聚会,话题就围绕着“生姜抗衰老”展开。有人信誓旦旦:“浙大都说了,生姜能清除70%老化细胞!”有人一脸疑惑:“姜是调味又能治病?还能防脱发?”一时间,厨房小小一块姜,被各路养生流派推到神坛。但,生姜的健康功效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吗?或者,只是“会讲故事”的调味料?
生姜,千百年来被誉为“厨房里的药王”,但关于它的功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流传的说法五花八门。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夸大其词?今天,我们就用权威研究与科学观点,带你拨开迷雾,重新认识这位老朋友。5大姜的养生误区,别再信错了,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都忽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老话代代相传,但现代科学怎么评价生姜的养生功效?
生姜性味辛、微温,主归肺、脾、胃经,具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杀菌等多种功效。中医常用其驱寒暖身、缓解感冒、促进消化、止呕止痛、化痰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姜中的姜辣素、姜酮、6-姜酚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杀菌的作用,尤其在预防风寒感冒、缓解胃部不适,以及帮助食欲弱、寒凉型体质的人群上表现突出。
浙江大学、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的实验研究表明:生姜提取物可促进老化细胞凋亡,提升细胞活性。例如,美国实验显示,生姜提取物中的姜烯酮A和6-姜烯酚,能于36小时内清除70%的老化细胞(实验体为特定培养体系,提取物总量远超日常用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要留意,这些效果主要基于高纯度提取物剂量,普通饮食中吃姜,不等于摄入如此剂量。
更现实的健康受益,如生姜红糖水确实有助于驱寒解表、增强免疫力、缓解风寒感冒初期症状。生姜杀菌功效也受到重视,常被推荐用于日常温补与疾病恢复阶段辅助饮食。
生姜对健康到底好处几何?哪些说法是对的,哪些只是流言?以下5条,是80%的人常常误读的姜的“养生真相”,第3点很多人都误会了!
真相一、生姜真的能抗衰老吗?
研究表明,生姜提取物含有的活性成分(如6-姜酚等),有助于减少体内受损或“老化”细胞,提升细胞活性。浙江大学实验室数据显示,在特定体外体系,生姜提取物可在36小时消除70%的老化细胞。美国研究则用细胞和小鼠模型,发现姜属提取物对抗老化相关分子有一定抑制效果。
但需要强调,普通饮食摄入的生姜剂量远低于实验所用量。且试验多为动物或体外细胞,尚无确切人体“抗衰老”大数据支持。过度迷信“吃姜能保持年轻”是不科学的,合理食用有益健康,但不要将其神化为“青春不老丹”。
真相二、“姜辣素”到底多厉害?对免疫力提升是不是真的?
姜辣素、姜烯酚等成分确实具较强抗氧化与抑菌能力。有体外研究显示,姜辣素的抗氧自由基作用甚至优于维生素E,对预防感冒及初期感染、提升身体防御力有一定帮助。一杯热姜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发汗,对初期风寒感冒、手脚冰凉、寒湿体质的人群格外适合。
但要注意,过量食用姜辣素可能刺激胃肠道,胃热体质或有炎症、溃疡者并不建议多食。姜的免疫力提升作用属于生活调理层面,无法替代正规免疫相关药物的治疗功效。
真相三、生姜能防脱发、治斑秃?生姜洗发水可信吗?
市面上打着“生姜防脱发”的沐浴、洗发产品层出不穷,很多人也以为生姜涂抹头皮能长出新发或缓解脱发。但目前尚无严谨临床研究证实,生姜生发成分可直接促进毛囊再生或明显改善遗传类脱发、斑秃。相关增发说法大都为民间流传,药理证据不足。如果是因为炎症、感染导致的暂时性脱发,通过温和刺激或有益于改善头皮环境,但不能治疗脱发根本问题。
真相四、生姜到底去不去皮?“姜皮不同药”的究竟靠谱吗?
中医古籍《大明本草》提到:“生姜辛温,姜皮辛凉。”确有说法称,“姜皮利水消肿,生姜温中止呕”,因此针对不同病症可有“带皮”“去皮”之别。但更权威的评价是:普通健康人日常膳食,姜皮对健康影响极小,不用过分纠结去皮与否。只有在有特殊疾病(如水肿、肾脏问题时避用姜皮)时,才需遵医嘱慎选。
真相五、发霉、烂姜还能吃吗?这些“厨房危险”要警惕!
很多人觉得生姜“烂一半扔一半”,没事还能吃。其实,姜一旦烂掉或发霉,其内部会产生有毒成分黄樟素、黄曲霉素B1,即使削去腐坏部分,也无法100%去除,长期积累会损伤肝脏、甚至增加癌症风险。因此,烂姜、发霉姜坚决不能吃,买姜时要按量采购,做好保鲜。
养生离不开方法,生姜虽好,却不宜迷信万用。安全、合理、科学食用生姜,才能把“厨房里的药王”真正用好,用对!
哪些人适合常吃生姜?哪些要少吃?
健康人群、体质偏寒、易感冒、手脚冰凉者,可以日常适量食用生姜,有助于暖胃驱寒、增加食欲、促循环。冬春季节以“热姜水”“姜汤”“炖菜加姜”为佳。夏天倦怠、湿气重时,适当吃些姜,能提神醒脾,防暑湿。“冬吃萝卜夏吃姜”古训有理。
特殊注意:胃溃疡、胃炎、痔疮、高烧、口腔溃疡等热性、炎症患者,反而要控制或暂时停止食用生姜。孕妇、婴幼儿慎用,老人用量也不宜过大。
安全“姜”养,做到这5个细节:
每天食用生姜建议控制在5-10克(约3-5片),调味为主,不 可长期大量生吃或随意加重用量。
选择新鲜、生姜皮紧致、切面水润的姜,避免购买出现霉点、黑斑、异味的姜。
姜汤、姜汁红糖水适用于初冬、早春、感冒初期、手足凉冷人群。夏季、气温高或上火症状明显者应适量。
炒菜用姜尽量现切现用,皮可带可不带,无特病不必计较。
姜类食品、饮品不能替代疾病治疗,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从古至今,生姜因其独特的健康作用登顶“厨房里的药王”宝座,但它不是“神药”,更不等于万能防病工具。官方指南和权威研究都建议:适量吃姜,能为健康加分,但远不能替代药物和专业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