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湾仔谢斐道,一个曾经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红灯区,如今正渐渐褪去昔日的繁华。这里,曾是美国水兵登陆后的寻欢圣地,酒吧、风月场所林立,霓虹灯闪烁不息。1983年开业的金蒂餐厅,作为全港首间菲律宾菜餐厅,见证了湾仔最辉煌的黄金时代,也成为这片区域文化的缩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家地标老店近日宣布将于9月30日正式结业,湾仔昔日的红灯区风华也随之走向衰落。
金蒂餐厅的故事,始于1983年。创办人是一对印尼华侨夫妇,最初开设的是印尼菜餐厅,店内装饰和雕刻均购自印尼,充满异国风情。1986年,随着香港菲律宾族群的增加,餐厅转型为菲律宾菜,聘请当地厨师和驻唱歌手,迅速成为湾仔的明星餐厅。
当时,湾仔是美国海军水兵登陆后的必经之地。水兵们从分域码头上岸,直奔谢斐道和骆克道的酒吧与风月场所,金蒂餐厅则成为他们结识菲律宾女性、满足情感需求的重要场所。每逢美国军舰访港,餐厅座无虚席,营业时间常延续至凌晨4点。甚至有航空母舰“史坦尼斯号”赠送纪念奖牌,以答谢餐厅多年来的支持。
金蒂餐厅不仅是美军水兵的聚集地,更是湾仔红灯区纸醉金迷时代的缩影。那时的湾仔,霓虹灯闪耀,酒吧与夜店林立,经济活跃,成为香港夜生活的中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90年代后美军访港次数骤减,湾仔红灯区逐渐没落。金融风暴、沙士、反修例事件、新冠疫情接连冲击,湾仔的夜生活逐步萎缩。金蒂餐厅为了维持经营,于2004年开始推出午市两饭,主打港式小菜,吸引附近写字楼上班族,成为餐厅新的收入来源。
过去几年,随着湾仔会展中心的落成,日韩商务旅客曾一度为餐厅带来生机。七人橄榄球赛和菲佣周末聚会也让餐厅保持一定人气。但疫情期间,跨国企业纷纷迁往新加坡,外籍顾客大幅减少,餐厅的晚间酒吧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员工人数从巅峰时期的40人锐减至12人。
餐厅第二代传人李先生坦言,尽管推出了全日欢乐时光优惠,外籍顾客比例却从70%下跌到不足50%,生意每况愈下,常常凌晨1点已无顾客,甚至考虑提前关店。
就在李先生准备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期待明年市道回暖时,8月22日却突然接到业主通知,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租。金蒂餐厅所在的马来西亚大厦,由马来西亚政府持有,正进行全球公开招标出售,计划迁移马来西亚驻港总领事馆及相关机构。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李先生感到震惊和无奈。他表示:“这间餐厅是家族生意,父母留给我的,我从90年代末开始打理,原本希望可以一代传一代,但如今只能宣布光荣结业,真的很可惜。”
9月30日,金蒂餐厅将关上大门,结束42年的辉煌历史。这不仅是一个老字号的谢幕,更象征着湾仔红灯区昔日繁华的终结。
金蒂餐厅的结业,折射出湾仔乃至香港夜生活文化的深刻变迁。曾经的红灯区,如今已无昔日荣光,酒吧和夜店数量锐减,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让这片区域不得不重新定位。
湾仔的未来,是否还能重现昔日的繁华?还是会被新的商业模式和城市规划所取代?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