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科学界最佳“内线”来啦!“博览日报”为您播报当日有趣的科学内容、最新的科研进展、脑洞大开的科学发现、热点事件的科学观察。您可以单独订阅“博览日报”——点击左下方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
“猪油”不健康的事,反转了吗?
来自中国农科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与玉米油和菜籽油等植物油相比,食用猪油的小鼠体重更轻,脂肪沉积更少,血清胆固醇水平也显著更低。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肠道健康有关,食用猪油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食用玉米油和菜籽油的小鼠对比组,而肠道菌群越丰富多样,通常意味着肠道环境越健康,也有助于控制体重。
此外,猪油的健康功效还体现在其对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上。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产物,不仅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还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猪油的健康效应可能来自其独特的脂肪酸结构。它含有较多位于sn-2位的棕榈酸,这种结构更接近人乳脂肪,容易吸收且有助于营养素利用。猪油中还富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这些都可能对健康有益。
需要注意的是,该结论目前仅基于动物实验,还不能直接推论到人,猪油也并非“减肥神油”。合理做法是控制总摄入量,并与植物油交替使用,这样既能享受美味,也能控制健康风险。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又快到吃螃蟹的季节了,沙漠螃蟹了解一下?
秋风起,蟹脚痒,爱蟹星人狂喜,速速下单几斤大螃蟹,期待下班后回家品鉴。但你知道吗?这些膏美黄肥的螃蟹,竟然有可能来自一个似乎与螃蟹毫不沾边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
为啥要在沙漠里养螃蟹?新疆是中国盐碱地面积占比较高的省份,约占全国盐碱地面积的30%,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新疆累计开垦的盐碱地面积超过5000万亩。新疆盐碱地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钙镁等。
土壤表现出的弱碱性使得一般农作物和植物很难生存,但是却是养殖螃蟹的有利条件。盐碱地里的盐分可以满足螃蟹生长所需的矿物质需求,成为螃蟹生长的“独特养分”。大面积的盐碱地也可以满足螃蟹的养殖密度需求,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
此外,通过水产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沙漠局部的生态环境。螃蟹在生长过程中会摄食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有助于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现象。同时,螃蟹的掘土能力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植被覆盖,减少风沙侵蚀。
那水从哪来?别急,沙漠养殖螃蟹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河流引水、雨水收集等。新疆不但实现了沙漠养蟹,还通过现代科技的支持,实现了沙漠养虾~
图片来源:pixabay
地铁隧道中的新鲜空气是从哪里来的?
地铁隧道新鲜空气可以有三个办法来保持,风井、风道和隧道风机。
地铁隧道就像一个活塞,地铁列车高速前进,挤压前方空气,形成正压,隧道内废气经风井排出。列车后方形成负压,外界空气经风井吸入,由此产生了气流,这个气流就是来活塞风。
活塞风可大量引入新鲜空气,排除隧道内余热,同时为隧道内的乘客提供充足的氧气。除了活塞风,地铁隧道还能够通过隧道风机来主动吸入空气,它整体长度为10米,宽度达五米,依靠电力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每天早间运营开始前和晚间运营结束后给隧道通风换气,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
假如列车遇到故障需要长时间停车时,就可以打开隧道风机来排除临时停车产生的热量,维持隧道和列车内的空气质量。但隧道越长,隧道的呼吸能力就越差,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建造区间风井,它一半设置在超长隧道中部,保障隧道内的温度及新风。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成功研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李国齐与徐波团队联合相关单位,成功研发出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SpikingBrain-1.0)。
该模型基于原创的“内生复杂性”理论,在国产千卡GPU算力平台上完成全流程训练与推理,显著提升大模型在超长序列任务中的效率和速度。
当前主流Transformer模型在处理长序列时存在明显局限,其训练开销随序列长度呈平方级增长,推理时显存占用也线性增加,严重限制实际应用。研究团队借鉴大脑神经元工作机制,提出新型类脑脉冲架构,在保持线性或混合线性复杂度的同时,大幅降低计算和内存需求。
“瞬悉1.0”实现多项突破:极低数据量高效训练、推理效率数量级提升、多尺度稀疏处理机制,并构建起国产自主类脑大模型生态。团队同步开源7B模型,开放76B测试接口及技术报告。
该模型在法律、医学文本分析、DNA序列处理、多智能体模拟等长序列应用中展现出显著效率优势,是我国首次在国产GPU集群上实现类脑脉冲大模型的全流程构建,为发展自主可控的新型AI架构奠定重要基础。
图片来源:脑脉冲大模型SpikingBrain-1.0英文技术报告
华北雨季持续时间累计雨量创纪录
据国家气候中心,2025年华北雨季已于9月2日结束,持续时间和累计雨量均创下历史新高,成为自1961年以来最强雨季。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晚16天。雨季持续时间较常年偏长29天,与1973年、2021年并列,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雨季;雨季累计降水量达356.6毫米,较常年平均值偏多161.1%,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
从空间分布看,北京、天津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1倍至2倍,仅河北西南部、山西西南部局部地区降水偏少。
在气温方面,监测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气温达24.8℃,位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四位。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报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推荐资源
关注使用“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