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抑郁症不是随便使用暴力的挡箭牌!
事件经过
9月3日,杭州街头和往常一样热闹。两个女生刚吃完饭,一边散步一边聊着家常。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妈妈,两人语气里都是怀念。
两人聊的正投入,旁边一个陌生男人突然扭过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关你什么事?”皮皮下意识回了一句。
就这么一句话,彻底惹怒了对方!
男人冲上来就踹,同行的妻子拉都拉不住。
更让人无语的是,打完一次还不算,女生报警之后,他再次扑上来,把皮皮按在草地上往死里打。
然后用烟头烫进耳朵、拳头砸向头部甚至指甲掐进脖颈,这不是纠纷,这是施暴。
事后男人的妻子却一直解释:“他有抑郁症,一直在幻听,不是故意的。”
是否真有抑郁症,我们不知道,但抑郁症从来不是暴力的借口。
即使是真正抑郁的人,也不能随意去伤害别人。
拿病当幌子,本质就是在逃避责任。
更何况,从头到尾,男人自己没有一句道歉。
只有妻子反反复复说着“别计较,他有病”。
两个女生后来回想了一下说,当时情况真的太危险了,表示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先躲开再想办法。
这确实是一种理智的解决方法,毕竟处于弱势容易吃亏。
可是话又说回来,凭什么守规矩的人要不断退让?凭什么施暴的人反而能被宽容?
如果我们总是劝受害者“别惹事”,那作恶的人只会越来越猖狂。
在这种事情上面应该严惩就得严惩,暴力就是暴力,不应该分病因,只应该分对错。
这件事最让人寒心的不是一开始的误会,也不是网络上的质疑,而是动手的人至今觉得“我情有可原”。
而受害者却要一遍遍自省:“是不是我当时语气太重了?”
保护自己固然重要,但比保护更重要的,是让施暴者知道: 你动手,就要付出代价。
结语
不管你是不是“抑郁”,是不是“情绪不稳”。
这个世界不是谁弱谁有理,谁横谁就能被原谅。
如果你也在路上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