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一段地下管道完成了一次“微创手术”:无需开挖,仅靠紫外光固化,便在管道内部形成高强度内衬新管,经严格检测,修复质量完全达标。
记者了解到,这项运用了“成都技术”的拉萨百淀污水处理厂进场干管修复工程,创下多项行业纪录:单次修复长度101米、管径DN1200、施工海拔超3650米。
“项目采用的全套高原专用材料及全过程实施由成都环境集团环境建设公司一体化承建,展现了‘成都技术’在高海拔特殊市政设施修复领域的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高原地区相关技术应用空白。”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拉萨地区空气含氧量低、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项目技术团队专项调整高原专用材料配方,显著提升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和光敏活性,确保在强紫外线与低温环境下仍可实现均匀深度固化。
设备保障方面,此次所有使用的关键设备都经过特殊高原适应性调试,施工采用的紫外光固化系统、送风设备等均采用“双备份+功率富余”配置,确保在高原环境下动力稳定、控制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采用的紫外光固化内衬法(UV-CIPP)技术,仅用4天就完成了传统开挖需要数月的工程量。“本次管道修复通过CCTV机器人检测、高压水清淤、软管拖入、紫外光照固化等先进工艺,在管道内部形成高强度复合内衬管,全程地面作业,实现对高原生态环境的‘零干扰’。”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