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李阿姨,多年前被焦虑纠缠到身心俱疲,甚至被怀疑患上“精神分裂”,抱着最后的希望,她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历经系统治疗,从被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折磨得“彻夜难眠、坐立难安”,到如今能安稳入睡、能跳整支广场舞——这是她在接受药物和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的联合干预成果。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障碍科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睡眠监测。
26岁的小李也在睡眠门诊摆脱了8年“发作性睡病”的困扰。起初小李只是上课眼皮打架,后来发展到情绪一激动就双腿发软倒地;更险的是,近一年他两次骑行时瞬间入睡,车辆失控,险些丧命。睡眠科医生对他开展多导睡眠监测。根据诊断,医生为小李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心理治疗师跟进,化解他对社交与驾驶的恐惧。三个月后复诊,小李白天再无突发入睡和猝倒,零发作,终于回归到了“正常生活”。这些康复案例得益于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
2017年9月,全市首家公立心理科在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现已发展为有着10名心理科医师与8名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团队;为保持技术前沿性,科室与湘雅二院、中山三院、南京脑科医院等建立长期交流机制,每季度邀请专家开展授课、联合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同时选派骨干参加国内心理医学年会,确保诊疗方案始终与行业最新共识同步。心理科还与市多部门共同推进六盘水市“守护心灯”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联动机制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服务体系等系列举措,用心用情护航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1年,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把睡眠障碍科列为重点学科,填补了六盘水市在该领域的空白。科室硬件设施同步升级,配备多导睡眠监测仪、全市联网心理CT系统,监测室按家庭卧室布局以保障检查舒适性。团队采用“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模式,成员均赴成都四院、杭州七院、大连七院、中山三院等国内顶尖机构系统学习最新诊疗理念与技术;同时常态联动内科、精神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联合门诊,形成“骨干—中坚—后备”三级人才梯队。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开展团体心理治疗。
近年来,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和睡眠障碍科加大硬件配备、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心理科开诊8 年来,门诊量突破6万人次,90%以上患者实现“家门口治疗”。开设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累计接听求助电话6000余通,并成功进行心理干预,无一例严重危机事件发生;每周定期的“家长课堂”已开展80余期,累计服务1600人次。
“护苗行动”覆盖全市34万名中小学生,筛查出的预警学生均完成回访转介。睡眠障碍科年门诊量超4000人次,年住院340余人,本地就诊率从不足三成提升至60%,大幅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依托全市唯一区域心理CT系统,睡眠健康管理已从单一机构扩展为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网络。
据医院负责人介绍,医院将对标2025—2027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任务目标,心理科计划构建“早筛—干预—康复”一体化网络,依托现有区域心理CT平台与多学科协作机制,升级远程会诊与社区联动,引入前沿诊疗技术;睡眠障碍科将进一步引入尖端设备,扩大“评估—干预—随访”全链条服务覆盖面。同时,积极打造智慧医疗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让高质量睡眠健康管理触达更多群众。(图/文 程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