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安福,正以文化之力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近年来,安福县精心打造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构建起从乡村到城市、从挖掘到展演的完整文化生态循环体系,走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富民的新路径。
“游文化·品安福”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细胞
“游文化·品安福”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如一条贯穿全年的文化脉络,将文旅美乡、富乡、兴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动以文化为魂、以节庆为媒、以旅游为基,用文化活动扮靓乡村、推介产业、拉动消费。这不仅是一场场文化盛宴,更是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通过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安福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硬支撑”。
瓜畲乡的瓜农小王感慨:“‘游文化·品安福’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使我们的西瓜名气越来越大,都是外面的老板来收瓜。”2025年“游文化·品安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荣获全市“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优秀项目”。
“文润福地三千年”
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
来安福走亲访友的浙江张先生赞叹:“没想到一个小县城能把文化做得这么有韵味,周末带孩子来感受戏剧和读书会,既放松又有收获。”
每周一场的“文润福地三千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围绕“三年再现三千年”主题,文塔、孔庙、洞渊阁三个特色文旅街区和福海公园成为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月月有戏”沉浸式戏剧文化体验、“书香安福・阅见文塔”阅读推广、金榜题名祈福活动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市民和游客在文化体验中感受安福千年文脉的勃勃生机。
“激情泸潇·最美樟乡”
国家示范项目的创新实践
作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激情泸潇·最美樟乡”以标准化、均等化为导向,开展广场舞大赛、非遗展演、歌咏比赛、采茶戏曲展演等“十大”系列活动。这一项目着力打造“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发展和文化活动繁荣,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延伸到基层“末梢”。
退休教师刘阿姨兴奋地说:“我参加了广场舞队,不仅锻炼身体,还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生活更有滋味了。”
“福地樟乡”一乡一品
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
通过举办“福地樟乡”一乡一品大比武,深入挖掘、扶持、培育舞龙、灯彩、山歌、民间器乐、傩舞等特色民俗节目。这不仅是一场文化大比武,更是对安福民俗文化影响力、创造力的发扬传承。活动通过系统性的挖掘整理和创新表达,全面推进安福特色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钱山乡鳌龙灯的非遗传承人李利葆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古老的鳌龙灯被更多年轻人看到和喜爱,传统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民俗文化庙会
年节文化的集中绽放
带着孩子逛庙会的市民赵莉笑着说:“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有传统味道了,孩子能亲眼看到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比玩手机有意义多了。”
每年农历小年举办的安福县民俗文化庙会,成为全年文化活动的华彩乐章。通过民俗踩街、舞龙大会、优秀民俗节目展演、游艺活动、年货市场等形式,营造热闹、祥和、喜庆的春节氛围,尽显千年古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群众在探寻年味活动中体验热闹氛围,分享迎新春喜悦,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安福县五大文化品牌相互衔接、彼此赋能,形成“挖掘-培育-创作-展演”的完整闭环。从县城到乡镇再深入农村,最终汇聚于民俗文化庙会盛大展演,成功构建起公共文化活动的良性循环体系。这种上下联动、城乡互动的文化服务模式,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
© 来源 / 市局公服科、安福县李芳
编辑/秦诗雅 复审/刘家珉 终审/肖树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