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亚述学家克莱默根据“苏美尔泥板文书”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历史始于苏美尔》,其中谈到苏美尔人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27项“最早”或“第一”。80年代第三版时,作者又增加了12项,于是变成了39项第一。
总而言之,西方笔下的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3200年至前1800年这一千多年里,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文明,可以秒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其他文明。更为重要的是,背后隐藏的叙事是中华文明等后期文明都深受苏美尔文明影响。
问题在于:碳十四出现之前,西方对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的断代都是靠“主观臆测”,由此构建出世界历史时间框架,并一直沿用至今,那么西方对苏美尔文明的主观断代准不准确呢?接下来,看一看与中国相关的考古发现能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首先,二十四节气
1894年,西方学者拉克伯里出版《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书,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比如,其中具体到“公元前2282年”,两河流域国王Nakhunte(黄帝)率领巴克族(百姓)远道到达中国,然后南征北战,征服了原住民,由此开启了中华文明。
拉克伯里的证据之一,是两河流域与中国都是一年分四季、12月、24节气,并以12年为一循环、60年为一纪(甲子),还有对“天”形状描述、对慧星称呼、以金木水火土为五日累积法和天干地支的用法等也相同。其他暂且不谈,说两河流域有24节气,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大问题。
因为,一方面24节气是中国中原气候特征下的独特产物,两河流域与中国气候大相径庭,以此指导日常生产生活纯属找罪受;一方面中国考古发现24节气的演化链,即从4节气——20节气——24节气演变,史书记载秦汉时正式确立。因此,两河流域的24节气,只能在秦汉之后才会出现,不可能出现于“公元前2282年”之前。
也就是说,要么西方学者伪造了两河流域的24节气文化,要么两河流域断代出现错误,就是高估了2000年左右。
其次,西亚黍的断代
与上述巧合的是,西亚黍的断代也高估了1500年以上。关于西亚黍的误判,已有很多文章谈过,笔者简单介绍一下。
过去,西方认为“黍起源于西亚”,最早出土于西亚哈拉夫遗址,具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然后传播到中国和欧洲。但前些年中国拿到西亚黍的样本,检测确认西亚黍被高估了1500年以上。
又一个巧合是,出土于匈牙利的欧洲黍,此前被断代为4500年以上,但此次被发现高估了1500年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西亚黍和欧洲黍相隔千里,却不约而同的都被高估1500年以上,真是够巧合的。那么,“神意”让其如此巧合?
问题在于:黍粒被高估1500年,那么遗址有没有被高估?虽然学者解释是西亚黍、欧洲黍都是“晚期黍粒通过虫洞混入早期的遗址”,但两个地方都如此巧合的混入,连时间上都如此巧合,为何?
正常来说,哈拉夫遗址的黍粒被高估1500年以上,那么遗址应该也被高估,即只有4500余年。以此为基础,那么苏美尔文明最早才3500年左右。
关于这一段,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究,即:西方在黍粒上的重大误判,背后意味着什么?又为何犯下如此错误,西方学者写论文时为何没有严谨检测?总之,所谓西方学术严谨、诚实等形象,和西方论文可信等值得思考。
第三,安诺汉字印章
本世纪初,美国学者希伯尔特在中亚安诺遗址中发现一枚汉字印章,就是安诺印章,“考证”确信认为具有4300年历史,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巧合”。
当时,在哈佛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希伯尔特指出“确信这是一枚刻有某些符号和文字的印章”。更重要的是,这枚刻有汉字的印章在土库曼斯坦出现,西方学者认为就“迫使我们重新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考虑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其实,就是认为“汉字西来说”,背后是“中华文明西来说”。
问题在于:安诺汉字印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汉字印章为何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中亚?
学者李学勤、蔡运章等基于“4300年的断代”,分析了文字、印章形制等,最终认为源于中国,其字符在史前中国相关遗址中都可以找到。其中蔡运章认为“安诺石印可能是距今4300年前,中原地区西行的商客或西迁部族,在安诺地区举行‘春分朝日’祭典时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但古文字家裘锡圭研究之后惊奇无比,指出如果不告诉他出土地址与断代信息:“我会认为这个文字就是汉字,而且不会早于西汉”。反过来说,安诺印章上的汉字看起来很成熟,明显属于西汉之后的水准。
总之,安诺印章极其诡异,一方面其字符都只出现在中国,一方面印章形制也是中国特有,因此肯定源于中国。但4300年前的中国,没有如此规整的、成熟的汉字印章,那么安诺印章究竟怎么回事?现在看来答案其实很明显,就是断代出了问题,应该是“不会早于西汉”,即被高估了2100多年。
安诺印章虽然出土于土库曼斯坦,但一方面距离苏美尔地区不算太远,一方面西方构建的世界历史体系中,中亚西亚历史是联动的,因此安诺印章被高估2100年,就意味着苏美尔文明极有可能也被西方学者高估了相应年份。
总之,所谓苏美尔文明,极有可能断代存在问题,被高估了2000年左右,所以才会没有演化痕迹的突然冒出那么多的“神奇”之处,才会演化的突然出现楔形文字等。如果大体调低2000年左右,那么很多神奇谜团也就可以解释,当然其中某些“神奇”之处还可能存在造假行为。
最后,在西方构建的世界历史框架中,苏美尔文明也与古埃及文明联动,那么古埃及历史要不要大体或部分历史调低2000余年?如果将之这样调整的话,那么金字塔等奇迹就能符合生产力原则,当然古埃及文明也就没那么神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