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
刘姓有史可稽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出自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出自刘邦赐姓;出自匈奴族刘姓;出自改姓。
江都刘姓主要源自祁姓,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四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江都刘姓人口有三万多人。江都与刘有关的地名有:刘家堡、刘家院、刘家巷、刘家庄、刘李、刘元、季刘、刘桥、刘营、刘家碾、肖刘庄、刘五村等。
江都刘氏堂号有:德政堂、再思堂、蒲政堂、武忠堂、青利堂、五忠堂等。
目前已知始祖和来源的江都刘姓有11支。
1、江都刘氏:始迁祖刘有纶,原山西河津人,明朝因经营盐业落籍江都。
2、江都刘氏:祖刘有恒,其先河津人,明朝迁至江都。
3、邵伯刘氏:始祖刘顺,明洪武年间从苏州阊门迁徙到扬州甘棠葑塞湖(今邵伯艾陵乡荇丝湖)定居。从第五世开始,家族繁衍,分为刘林、刘东洋、刘清、刘万、刘晓、刘萱、刘联、刘腾、刘贵九支。自十一世起字派为:师履同谦豫、随临观復颐、咸恒晋益萃、井鼎渐丰孚。
4、江都刘氏:始祖刘大镛,字声宏,明代迁徙江都。
5、邵伯刘氏:始迁祖刘盛,字大受,原籍苏州,明初迁居沙上,正统间再徙江都邵伯镇。
6、武坚刘氏:始祖刘士广,由江苏大丰刘庄镇迁居扬州江都武坚,由南向北依次分居,繁衍而成今北裴舍、刘五舍、王贞舍,共南北三舍。北裴舍记事自士广起,刘五舍记事自熙、煌起,王贞舍记事自煐起,皆为清代中后期人。字派为:汝应万年广、惟有德才长、弘汉崇礼文、延泽永隆昌。
7、丁沟刘氏:“草字”妇科创始人刘真君,于明朝成化年间移居江都丁沟之东,设室行医。清康熙(1661~1722)年间,刘家草字妇科的一支迁至江都县通扬运河以南的谢桥乡。此后,人称谢桥乡的刘氏后裔为“南草字”,留在丁沟的一支则称“北草字”。
8、东汇刘氏:五和村韩刘组青利堂刘氏,该支刘姓源自永安刘家碾子。
9、张纲张家庄刘氏:出自润东顺江洲五忠堂刘氏,始祖韐,建州崇安五夫里人,宋延康殿大学士。长子子羽,宋建炎初出为镇江安抚使,遂析居京口。裔孙有行寿四者,知顺庆府,卸任后返乡居京口之大沙,为大沙始祖。后裔分为南、北二分十二房,元明之际于顺江洲中筑中和圩。另有迁往大港、高资、瓜洲、扬州、兴化等地,其中刘立正一支迁江都张纲镇西南秦家庄,刘氏宗祠建在张纲镇东北张家庄。
10、江都小五港刘氏:始祖刘基浙江青田县人,刘江迁徙江南苏州阊门,七世刘錀迁至江都东乡刘家院,明朝十三世刘子相迁居小五港洲,为南分之祖。
11、安阜洲刘氏:外纪始祖刘裕,内纪始祖刘汉宗,宋高宗时刘錡护驾南迁留居润州为金斗门始祖,元明兵乱刘理迁居安阜洲为始祖。字派:登成必贵昌、恒如长兴旺。
江都刘氏名人不得不说丁沟刘家草字妇科。
早在500多年前就闻名于江苏的刘家草字妇科。始祖刘真君原籍苏州阊门,明成化年间(1465-1487)移居江都丁沟之东行医。
刘真君之子刘黄录,受家传妇科,以医为业。明嘉靖年间,皇后生病,太医云集,迭治无效,病情日趋重危。刘黄录奉旨进宫,为皇后治病,药后霍然痊愈,其脉案字迹龙飞凤舞,亦受皇帝赞赏,当即下旨封刘黄录为医大夫,赐龙头金牌一面、金人一尊、画舫一艘,荣归故里,自此刘家草字妇科名扬天下。
清康熙年间(1661-1722),草字妇科传人刘志澄举家迁至通扬运河以南谢家桥之东设室行医,后人称其“南草字”,丁沟之东刘家妇科则称“北草字”,从此有了南北草字之分,迄今约距300年。刘家均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廿一代。
南草字传人刘锦林(1806-1879)曾为清朝瓜州守务官夫人治病,获赏银百两,载誉而还。
刘锦林之子刘家龙(1837-1899),医术高明,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望诊。每天诊治百余人,门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几乎每天要忙至午后二时许。
至清末民初,刘晓春(1840-1907)、刘树春(1859-1928)先后同时行医。由于通晓内经,熟悉学说,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妇科医家,迄今尚留有医案传抄。
刘荫春(1867-1951),系前清秀才。行医民国年间至解放前夕,熟读内经和徐灵胎等著作,医术高明,疗效显著。医案手稿尚存一二,墨迹工整秀丽,说理明确清晰,大江南北远近驰名。
刘幼春(1892-1958),行医于解放前后,并善歌笛(音乐)。态度热情和蔼,待人若己,擅治调经种子、崩中漏下,对暴崩的抢救尤多有成功的经验。他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对贫苦患者常常免费诊治,甚至解囊相助,颇受群众爱戴。
刘履安(1888-1953),擅长治疗胎肿和胎肿遗于产后不消症等。
“北草字”刘西伯(1892-1966),在丁沟乡参加了联合诊所,是江苏省重点继承的名老中医,有《西伯医案》4册和《治经带胎产丸药验方》一册存世,其孙华栋、华林继承其业。
“南草字”刘效春(1900-1962),家迁至昌松乡乔家巷,擅治产后血晕,享誉南北。
刘景春(1918-1990年)是解放后南草字的杰出医家,数十里方圆,求诊者较多。他对胎前、产后病的治疗颇多心得,亦对古曲文学领悟亦深。
上文摘自《江都姓氏探源》·刘姓
注:江都已经探明的125个姓氏起源的具体内容在《江都姓氏探源》一书中有详细介绍。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联系关先生,微信号:627091048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