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者,民族之魂也。
今天,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山河铭记,英雄回家。
今天,沈阳满城“中国红”点亮街巷,179万株花卉铺就哀思,70辆铁骑忠诚护航最后的29.7公里回家路。让英雄从“无名”到“有名”,从“回国”到“回家”,自发前来的市民在街路沿线静立如松,老战士深情敬礼,少年郎昂首凝视,肃穆与敬意无声奔流。这座英雄之城,以最庄重的仪式,接缕缕忠魂,归一处青山。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久前的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万千声浪交织,唤醒血与火的记忆,照亮山河无恙的来路;今天,我们于这片振兴之地,深切缅怀,汲取力量,仰望那一段段铸入苍茫大地的生命,铭记那一双双望向黎明的眼睛。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如何?我们从历史的烟尘中接过这支沉甸甸的火炬,不是为了重复过去的悲壮,而是为了照亮未来的征程。从硝烟散处走来,向振兴之路迈进,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便是挺膺向前、奋楫争先。
辽宁这片土地,从来就不缺少闯的劲头、实的作风、硬的脊梁。从诞生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的老工业基地,到如今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决胜之地,英雄的精神从未远离,它已熔铸为辽宁人实干奋斗的精神底色——不惧风急浪高,无畏逆折回旋,以拼搏之姿,开创新的事业,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答卷。
英烈之志,既存于烽火岁月,亦照耀振兴之路。我们不仅是纪念者,更是继承者;不仅是回望者,更是开创者。我们理应把对先烈的缅怀,化为脚下的力量,在这片当年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出发地上,“雄赳赳气昂昂”拼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派新气象。
这,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回答。
总监制/王雪冬
监制/孟曦
审核/于黎黎 王海宁
主编/谭咏奇
编辑/李嘉熠
来源: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