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证实,营运长管明武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这一事件正值大润发经历股权更迭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阿里巴巴退出控股后,德弘资本于2025年初入主,并启动组织架构调整与内部反腐 。
而在半年前的永辉超市2025年度供应商大会上,名创优品创始人、永辉代理CEO叶国富曾直言:“核心供应商要有反腐败能力”。
这两起事件折射出传统零售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深层危机,以及资本介入后试图重塑行业规则的决心。
大润发腐败案:行业积弊的集中爆发
管明武作为大润发资深高管,历任上海区总经理、全国营运长等职,直接掌管505家门店的供应链与区域运营。其涉案细节虽未公开,但业内推测与供应链利益输送、供应商合作中的潜规则密切相关。大润发所在的商超行业长期存在“通道费”模式——供应商需支付条码费、上架费等12项后台费用以换取渠道资源,这些灰色地带成为腐败温床。
值得注意的是,德弘资本入主后迅速展开反腐行动,被外界视为“新东家清理历史包袱”的信号。此前阿里收购大润发时,因创始人黄明端反对未能推进深层改革,而德弘资本通过裁撤华中大区、关闭亏损门店、优化管理层等措施,试图打破原有利益格局 。此次管明武被查,或成为大润发供应链体系重塑的导火索。
叶国富的警示:供应链反腐是零售业生存之战
在管明武被查的半年前,叶国富在永辉供应链大会上的发言已为行业敲响警钟。
他直指传统KA(关键客户)模式的毒瘤:“换一个采购人员就换一批供应商,供应商被逼着送钱” 。永辉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06%的困境,正是这种腐败生态的直接后果。
叶国富开出的药方是“裸价直采+核心供应商”的组合拳:砍掉70%中小供应商,聚焦200家头部企业,通过集中采购、买断供应链从源头切断利益输送。他甚至承诺“采购人员为难供应商可直接联系我”,并建立数字化系统实现采购全流程留痕。
行业突围:技术、制度与文化的三重革命
大润发与永辉的案例揭示了传统零售供应链的两大病灶:权力寻租(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勾结)和效率低下(中小供应商分散导致成本高企)。而行业头部企业正通过差异化路径探索破局之道:
首先是技术防弊: 名创优品的“智能采购平台”可自动比对市场价格,若供应商报价高于行业均价5%即触发预警;山姆则利用AI分析销售数据,毛利率异常波动3%以上自动审计。
其次为制度重构: 胖东来通过高薪养廉(基层员工月薪9886元)和全员监督(举报最高奖200万元)降低腐败动机;Costco要求供应商通过人权、反恐、质量三项验厂,并强制参加反商业贿赂培训。
第三是文化渗透: 永辉推行“去KA化”战略,要求供应商通过官网提交合作申请,禁止员工私自推荐 ;大润法则在德弘资本推动下推出自有品牌“超省系列”,试图以低价策略倒逼供应链透明化。
资本介入:重塑行业规则的催化剂
德弘资本入主大润发后的反腐行动,与叶国富在永辉的改革形成呼应。
二者均试图通过资本力量打破原有利益链条:德弘资本通过管理层换血(如吕国铭退休、李春德接任快消品负责人)推动供应链优化;叶国富则在永辉董事会安插“名创系”成员,主导采购团队大换血 。
这种资本驱动的改革虽短期内引发阵痛(如永辉单店调改成本超800万元),但长期可能带来行业效率提升——据测算,永辉聚焦核心供应商可降低采购成本15%-20%,提升毛利率3-5个百分点。
零售未来:从“潜规则”到“阳光链”的蜕变
大润发高管腐败案不仅是个案,更是传统零售供应链积弊的缩影。
当叶国富在永辉喊出“反腐是生存之战”,当德弘资本在大润发动刀改革,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合规进化”的阵痛。
今后能否通过技术赋能、制度创新与资本整合,将供应链从“腐败温床”重塑为“价值链条”,将是传统零售业能否在电商冲击与消费升级中突围的关键。
正如很多商业大佬所言:“先活下来,再谈挣钱”,而活下来的前提,正是彻底斩断腐败的毒瘤。
我是即时刘说刘老实合伙人柯不楠
添加柯不楠个人微信qdmmqd
同时带你加入即时零售资源群,
和更多从业者探索行业发展,
洞见2025年行业趋势!
撰文:柯不楠
排版:柯不楠
校对:十 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