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藤
文/诗经女孩
母亲来城里住,整日里坐立不安。那天,她不知从哪儿摸出几粒黑籽,又买来几个花盆,弄了些土,把籽埋了进去。没过几天,竟钻出几根细弱的芽来。我才明白,母亲把老家的丝瓜种子也带来了。那藤蔓在阳台的盆里艰难地爬着,叶子稀稀拉拉,开着几朵伶仃的小黄花,像极了独自闷在屋里的母亲。
这让我想起老家院里的丝瓜。夏天一到,它们就发了疯似的顺着架子往上蹿,叶子挤得密不透风。金黄的小花一开,蜜蜂就嗡嗡地围着转。那满眼的绿,满架的闹腾,一想起来心里就踏实。
![]()
丝瓜这东西很“霸道”,藤蔓常常翻过墙头,把瓜垂到邻居家院子里。这时总能听见隔壁喊:”“他二婶子,摘你家几根丝瓜啦!”母亲在灶房听见了,声音亮亮地传出去:“摘吧摘吧,墙上的尽管摘!”长在我家园子里的丝瓜,就这样成了邻家饭桌上的鲜味。藤蔓翻过了墙,母亲的心意也跟着爬了过去。
母亲做丝瓜菜是一绝。现摘的丝瓜嫩得能掐出水,顶着小黄花。自家鸡下的蛋,黄得透亮。铁锅烧热,“滋啦”一声,香气就飘满了院。家里来了客,这菜是少不了的。丝瓜碧绿,鸡蛋金黄,盛在粗瓷碗里端上桌。隔壁王奶奶最爱喝这口汤,捧着碗笑得眼睛眯成缝:“鲜,真鲜!”母亲听了,脸上淡淡的,可眼角的细纹都舒展了。
![]()
丝瓜结得多,自家吃不完。母亲就挎上竹篮,摘满一篮嫩生生的瓜。她东家走走,西家串串,有时把瓜悄悄挂在人家门把手上,有时直接递到手里。那些带着露水的丝瓜,也带着母亲没说出口的惦记。邻居们接了瓜,笑着道声谢,话里透着熟稔。母亲也只点点头,像是递出去一把自家园里的葱。
母亲在城里阳台种的那几棵丝瓜,终究没活成气候。藤蔫了,花也落了。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母亲把老家带来的老丝瓜皮剥开,掏出里面干透的瓤——丝瓜络。她剪成一块块洗碗布,装了一大布袋,又挨家挨户给邻居送去。
![]()
一开始,人们防贼似的防着她,她也没在意。没过两天,我家也开始出现些小东西:有时是一把水灵灵的小油菜,有时是几头紫皮蒜。母亲脸上的愁容淡了,话也多了起来。原来这盘根错节的丝瓜络,竟也在水泥森林里,悄悄扎下了根,连起了人情。
看着母亲把邻居送来的青菜洗净下锅,我忽然懂了。老家墙头那翻过去的藤蔓,她手里递出去的丝瓜络,都是一样的意思——日子再换地方,人心总能用最土的法子,一点点焐热。
本文上稿《荆门日报》20250910,转载请注明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