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和浩特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童成长”项目在各社区、学校陆续开展多场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覆盖亲子沟通、情绪管理、儿童发展、规则制定等内容,切实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能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9月以来,该项目陆续在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等多个区域落地实施。在玉泉区清泉街小学,薛芹老师以“儿童发展有规律”为主题,通过快乐热身、互动沙龙和家长分享等形式,帮助家长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因材施教。在玉泉区青少年宫,老师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用积极的方式养育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不少家长反馈,通过活动不仅摸清了孩子的成长特点,更学会了用尊重和理解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亲子沟通是多项活动的核心主题。在胜利路社区、昭君道社区、达尔登社区等地,专家讲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剖析了“说教式表达”“否定式回应”“倾听缺位”等常见沟通误区,并讲授“先共情后解决”“用‘我’代替‘你’”等实用沟通技巧。一位家长在课后感慨:“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今天才明白是自己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在玉泉区三里营东社区开展的第七次家长工作坊,武晓霞老师引导家长通过绘制“人际关系图”,理解自身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情感联结与规则制定也成为关注焦点。武老师通过情景模拟、互动体验强调情绪回应的重要性,指出“积极的回应是情感关系的加油站”。而在清水河县金盖社区,家长则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讨论,学习如何科学制定家庭规则,建立有序的家庭环境。
项目还特别关注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回民区妇联在钢铁路第二小学开展压力管理主题活动,李娜老师通过游戏互动、压力值评估和小组分享,帮助家长识别自身压力源,学习调节方法,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从而提升亲子沟通质量。
“童成长”项目作为呼和浩特市妇联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平台,也有效促进了社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围绕“情绪管理”“习惯培养”等主题推出系列课程,持续为家庭提供专业、贴心的指导服务,营造儿童友好、家庭和睦的社会氛围。
撰稿:呼和浩特市妇联新媒体中心
编辑:呼和浩特市妇联新媒体中心
审核:陈冬灿
声明: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