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6日,日军打进武汉,开始了对武汉长达七年的血腥统治。虽然,在武汉没有出现过“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暴行,但日寇在武汉的统治是残暴的,恐怖的,武汉民众尝尽了当亡国奴的滋味,同时,他们反抗敌猷的暗火也一直在燃烧。
♂️
东洋飞机到,街上拉警报。它有机关枪,我有高射炮。它有大炸弹,我有防空壕。它有意大利,我有俄国苕。
选自罗时汉《武汉往事》第128页。
这首歌谣产生于1938年上半年的武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九省通衢的武汉成为战略前沿,成为日军密集空袭的重点。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志愿队配合下,英勇抗击,与日机多次在长空鏖战。据《武汉市 • 军事志》有关记载,在1938年2月18日、4月29日,5月31日的三次大空战中,我方共击落日机49架,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武汉大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空中战役之一。
在1938年4月29日武汉大空战中,年仅22岁的中国空军英雄陈怀民奋勇杀敌,击落1架敌机后,被5架敌机包围。在战机受伤、自己中弹的危急关头,陈怀民放弃跳伞求生,驾机撞向日本战机,血溅长空,可歌可泣,陈怀民用热血和生命演绎了一段悲壮的长空浩歌。
![]()
▲ 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
东洋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后专指日本,与西洋相区别。意大利,此处泛指与日本结盟的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成员。
俄国苕,苕,傻、憨的意思。汉口开埠,各方洋人纷至沓来,老武汉人把欧美人称为“西洋人”,把日本人称为“东洋人”,唯有俄国人称为“俄国苕”,讥其外表憨大,笨拙。当时沙俄已不存在,沿袭旧例称呼苏联人,这是一种戏谑。我有俄国苕,我们有苏联空军的支持和帮助。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屙㞎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汉奸打电话。
儿时习唱。这首童谣也是讲当年的空战。
从来没有经历过飞机轰炸,更没有看见过飞机打仗的武汉人,空战之时,很多人跑到屋外抬头观看,表情复杂,有惊愕、有沉痛、有平静,有凝重,流传至今的一些老照片记录了这一个个的瞬间。
㞎㞎,大便的俗称;屙,音wō,排泄,用“屙㞎㞎”来形容敌机丢炸弹,童言童语,不仅形象生动,令人莞尔,而且含有轻蔑的意思。
打电话,指汉奸打电话提供情报,泄露军情,向日寇告知地面情况和轰炸目标。民间有一传说,汉口新市场(民众乐园)有个“万能脚”,此人两手皆无,然双脚十分灵活,甚至能穿针引线,常在舞台上表演,很受欢迎。但这家伙是一个隐藏的汉奸特务,日机轰炸时,他用双脚发电报,向鬼子提供情报。不知此事属实与否,空战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见他上台表演了。
开路一马司,走路带派司。冇得派司,打断你的胯子。
选自何祚欢2005年8月13日湖北电视台《周末说事》,《周末说事》是何老师在湖北电视台主持的一个专题节目。
开路一马司,日文“帰ります”,“帰”的发音接近于“卡哎路(开路)”,意思是“回家,走”;“ります”的发音接近于“一马司”,日语敬体,没有什么实质性意思,相当于古汉语里的之乎者也。
派司即通行证,系英文“Pass”的音译,武汉读pǎ•si,这里指日寇颁发的居民证件,开始叫“良民证”,后来改叫“安居证”。
日军统治武汉时期,在汉口划分难民区、安全区,在武昌划分军事区、轮渡区、难民区。他们在难民区街道两端设立木栅栏,实行“宵禁”,发现行人即当场枪杀。后来“宵禁”虽然解除,但行路必须携带“安居证”,每经过一道哨卡,必须鞠躬,然后立正听任检查。日军稍有不满,对普通的百姓不是一耳光,就是一胯子。胯,kuǎ,原指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胯子,腿子,有时连说“大腿胯子”。一胯子,就是踢人一脚。
此谣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这一惨痛的历史事实。
一进宪兵队,有去冇得回,就算回来了,也要成残废。
阎王大门朝西开,胡里麻里抓进来,各种刑罚都用尽,天天都把死人抬,惟愿鸡叫快天亮,惟愿日本鬼子早垮台。
这两首歌谣选自2014年7月7日《武汉晚报》,由徐明庭先生提供。
徐明庭先生是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有武汉“活字典”之称,对武汉抗战史研究很深,编著有《武汉抗战史料选编》等书籍。
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汉图书馆期刊外借处,即原大孚银行旧址。大孚银行由汉口商会会长黄文植等集资筹建,于1935 年委托景明洋行设计,汉口钟恒记营造厂承包修建。1936年竣工交付使用。系一栋钢筋混凝土四层大楼,转角处计五层,为大门入口,朝向中山大道。当时被称为“摩登大楼”。1938年武汉沦陷,总行迁往重庆,日军设汉口宪兵队于此。据徐老回忆,当年此处是日军的杀人魔窟,刑讯手段,极其残酷,每当夜深人静时,周围的居民都能听到阵阵惨叫声,有人甚至受不了而跳楼。进了此门,就相当于判了死刑,侥幸生还者极少,所以人们称它为令人恐怖的“阎王殿”。现在,这栋大楼表面还能看到几道浅绿色波纹长条,那是战争年代建筑物身披的防空伪装,复原后依旧保留了这个外观模样。
胡里麻里,武汉方言,稀里糊涂,不明不白。
东洋鬼子矮又矮,侵略中国拐又拐,总有一天抓到你,把你塞进麻布袋,等到三更半夜后,抬到江边就一摔,摔呀摔,水流长江归大海;摔呀摔,叫你呜呼又哀哉。
此谣由徐明庭先生传唱,表达了武汉民众对日本鬼子侵略行径和残暴肆虐的刻骨仇恨。我在编写《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时,徐老说这是他小时候唱过的,并嘱咐我,这个童谣一定要收进去。一个老人就是一段历史,何况,像徐老这样睿智、多才、仁厚的老人。
东洋矮子,指侵华的日本鬼子,因日本人的个子普遍不及中国人高,又处在东洋海岛,故称“东洋矮子”。早在明朝,就有大量日本海盗入侵中国沿海,时人称之“倭寇”,倭,矮人也。1868年,自日本明治变法维新后,便将对外侵略定为国策,近百年来,日本疯狂侵略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拐又拐,坏到了极点,拐,坏。呜呼又哀哉,即呜呼哀哉,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这里指死亡、完蛋,有大快人心之意。
关于日寇暴行,笔者的老祖母曾讲过她亲见的一件事,有次,一个妇女偷吃的东西,被几个日本兵发现了,他们不仅搜身,还要那个女人自己把裤子脱下来,让他们查看。那女人哀求道:太君,冷,冷!有个日本兵居然上前硬将其裤子脱下,还猥亵地说道:好大的鸡鸡!(估计这些流氓话日本兵都会说)小鬼子肆无忌惮,令人发指!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老祖母还问我,日本人这拐,我们为么事还要缠(理)他呢?
选摘自彭翔华《武汉歌谣故事》
编者按
歌谣是古老的说唱艺术,大至国家兴亡,小到儿女情长,上说天文地理,下讲鸡毛蒜皮,悠久的历史传承,高度的社会参与,显现了民间歌谣的独特魅力;内容上的广泛涉及,表达上的酣畅淋漓,都让我们对这些未登大雅之堂的草根之作刮目相看。这是热情的自然喷泄,这是愿景的优雅集结,这是灵魂的恣意升华,或许,重新唱读,能加深我们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真切的了解,能凝固我们对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更崇高的敬重!
本期推送选摘自彭翔华老师出版作品《武汉歌谣故事》,彭老师长期关注和研究武汉地方民俗文史,先后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另有出版反映老武汉民俗生活的著作《大城小巷》,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