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节目100问 | 文化传承类综艺七年:为何年轻人愿为 “非遗服饰”“国乐” 买单?

0
分享至

本文聚焦2017-2024年文化传承类综艺的七年发展历程,阐述了该品类从萌芽期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实现文物 “破圈传播”、探索期借《舞千年》《典籍里的中国》推动 “全民参与传统文化”,到突破期通过《非遗里的中国》《国乐大典》让文化 “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的完整进化脉络,剖析其从 “文化科普工具” 到 “文化共鸣载体” 再到 “文化自信助推器” 的价值升级逻辑,揭示其连接千年文脉与当代生活、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深层意义,同时展望未来在 “科技赋能”“小众文化挖掘”“国际传播” 方向的创新路径。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2017年,《国家宝藏》第一季开播前,很少有人能想到:一档讲述文物故事的综艺,会让 “千里江山图” 成为年轻人热议的 “顶流”;2024 年,《非遗里的中国・浙江篇》播出后,杭州刺绣工坊的订单量暴涨 300%,00 后学员报名数翻了三倍。这两组相隔七年的场景,勾勒出文化传承类综艺的进化轨迹 —— 它不再是博物馆里 “严肃的讲解”,也不是课本上 “枯燥的文字”,而是变成了能触摸、能参与、能共情的 “生活文化”。当传统文化面临 “年轻一代认知断层” 的困境,这类综艺如何用创新形式搭建 “古今对话” 的桥梁?


萌芽期:文物 “开口说话” 的破圈尝试(2017-2019)

2017 年《国家宝藏》第一季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 “传统文化综艺 = boring” 的刻板印象。这档由央视打造的节目,创新性地采用 “明星守护人 + 文物故事剧场 + 博物馆馆长解读” 的三段式结构:张国立作为 “001 号讲解员” 引出文物背景,王凯、雷佳音等明星通过短剧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 —— 比如王凯饰演的 “王希孟”,在《千里江山图》的创作故事里,将少年画师的执着与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由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馆长,揭秘文物的考古价值与保护故事。节目开播即拿下豆瓣 9.0 的高分,“千里江山图” 相关文创产品上线即售罄,第一次让 “文物” 以 “网红” 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这一时期的文化传承类综艺,核心是 “让文物走出库房,让历史有温度”。同期的《上新了・故宫》(2018 年)则另辟蹊径,聚焦 “故宫未开放区域”:邓伦、周一围作为 “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走进宁寿宫、倦勤斋等小众角落,挖掘 “乾隆的秘密花园”“故宫榫卯结构” 等隐藏故事,再联合设计师将这些元素转化为文创产品 —— 比如从 “倦勤斋竹丝镶嵌” 中提取灵感的笔记本,从 “故宫瑞兽” 中获得创意的首饰,单季文创销售额突破 1.2 亿元。节目用 “明星探秘 + 文创落地” 的模式,让观众意识到 “传统文化可以很实用”。


萌芽期的节目虽仍有 “明星依赖”“故事大于深度” 的局限,但成功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 “次元壁”。当观众为 “王希孟画完《千里江山图》即病逝” 的故事落泪,为 “故宫修复师耗时八年修复太和殿屋脊兽” 的坚持感动时,文化传承类综艺完成了第一步:让年轻人 “愿意看” 传统文化。

探索期:从 “单向传播” 到 “全民参与”(2020-2022)

随着观众对 “文化深度” 的需求提升,文化传承类综艺开始跳出 “明星 + 文物” 的单一框架,转向 “多元形式 + 全民互动”,让传统文化从 “被观看” 变成 “可参与”。2021 年《舞千年》的播出,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到来。这档由 B 站与河南卫视联合制作的节目,摒弃了传统综艺的竞技模式,邀请顶级舞蹈团队,用 “舞蹈剧” 演绎历史故事:《孔子》篇章中,舞者以肢体语言还原 “孔子周游列国” 的颠沛与坚守;《昭君出塞》里,一段 “胡旋舞” 与 “汉舞” 的融合,展现民族交融的温情。节目全程用舞蹈叙事,豆瓣开分 8.8,# 舞千年把历史跳活了 #话题登上热搜,不少 00 后观众留言 “看完想去学古典舞”。


同一时期的《典籍里的中国》(2021 年)则用 “影视化 + 戏剧演绎” 的方式,让 “冰冷的典籍” 变得有血有肉。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十部经典,通过 “古今对话” 的舞台设计,让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饰)与典籍作者跨时空相遇:在《尚书》篇章中,撒贝宁与 “伏生”(倪大红饰)对话,还原伏生 “冒死护书” 的故事 —— 秦末战乱时,伏生将《尚书》藏于墙壁,历经战乱、家人离世,仍坚守 “传书” 使命,这段表演让无数观众泪目。

探索期的文化传承类综艺,开始注重 “在地化” 与 “年轻化” 的结合。河南卫视《唐宫夜宴》(2021 年)虽为晚会,但以 “文化综艺” 的思路打造:14 位舞者化身 “唐宫少女”,在博物馆场景中演绎唐代乐舞,穿插 “妇好鸮尊”“贾湖骨笛” 等文物元素,节目片段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 20 亿,带动河南博物院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 300%。这种 “小而美” 的在地文化表达,让 “家乡的传统文化” 成为年轻人的骄傲,也为文化综艺提供了 “接地气” 的新路径。


突破期:文化 “融入生活” 的深度实践(2023-2024)

2023 年后,文化传承类综艺进入 “深度突破” 阶段 —— 不再满足于 “让文化被看见”,而是追求 “让文化融入日常”,从 “传播层面” 转向 “生活层面”。《非遗里的中国》(2023 年)的开播,正是这一转变的代表。节目由央视制作,走进全国 20 多个省份,聚焦 “非遗的现代表达”:在浙江篇中,镜头记录 “杭州刺绣” 传承人如何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服饰,让刺绣卫衣走进年轻人的衣橱;在云南篇里,“傣族剪纸” 艺人与设计师合作,把剪纸图案印在文创笔记本、帆布包上。节目跟踪 “非遗产品从工坊到市场” 的全过程,展现 “非遗如何养活传承人,如何走进生活”。

同期的《国乐大典》第四季(2024 年)则探索 “国乐的年轻化传播”。节目邀请国乐演奏家与流行歌手合作,将《茉莉花》《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改编成 “国乐 + 说唱”“国乐 + 电子” 的形式:霍尊与琵琶演奏家合作的《琵琶语》,用空灵的嗓音搭配琵琶旋律,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 5 亿。节目还发起 “国乐进校园” 活动,在全国 100 所中小学设立 “国乐兴趣班”,让传统文化从 “综艺屏幕” 走进 “课堂日常”。

突破期的文化传承类综艺,已形成 “文化 + 产业” 的闭环。《非遗里的中国》播出后,节目组联合电商平台推出 “非遗好物专区”,累计带动非遗产品销售额超 10 亿元,帮助 200 多个非遗工坊实现增收。正如《非遗里的中国》总制片人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档‘好看的节目’,而是让非遗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年轻人穿非遗服饰,用非遗文创,听非遗音乐,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七年变迁:从 “文化科普” 到 “文化自信” 的价值升级

文化传承类综艺的七年发展,本质是一场 “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 的实践史。萌芽期的节目,解决了 “传统文化没人看” 的问题 ——《国家宝藏》用明星故事打破严肃感,《上新了・故宫》用文创让文化 “可触摸”,让年轻人从 “排斥传统” 转向 “好奇传统”。这一阶段的核心价值,是 “文化启蒙”:让观众知道 “我们有哪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探索期的节目,回答了 “传统文化如何让年轻人喜欢” 的问题 ——《舞千年》用舞蹈重构历史,《典籍里的中国》用情感打动观众,《唐宫夜宴》用在地文化引发共鸣。这一阶段,文化综艺从 “单向输出” 变成 “双向互动”,观众不再是 “被动接受者”,而是 “主动参与者”—— 参与典籍诵读、学习古典舞、打卡家乡博物馆,这种 “沉浸式体验” 让年轻人从 “好奇传统” 转向 “热爱传统”。

突破期的节目,则实现了 “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生活” 的跨越 ——《非遗里的中国》让非遗产品走进衣橱、书桌,《国乐大典》让国乐出现在耳机、演唱会,文化不再是 “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 “日常可见的生活元素”。这一阶段的价值升华,是 “文化自信”:当年轻人穿着非遗服饰逛街,用国乐作为手机铃声,向外国朋友介绍《典籍里的中国》的故事时,传统文化已成为他们 “身份认同” 的一部分。


未来:文化传承类综艺的 “新蓝海”

七年沉淀后,文化传承类综艺仍有广阔的创新空间。未来,它可在 “科技赋能”“小众文化挖掘”“国际传播” 三个方向持续深耕,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更 “活”、更 “广”、更 “深”。

(一)“科技赋能”:让文化 “可感可玩”

借助 VR、AR、AI 技术,可打造 “沉浸式文化体验”。例如策划《数字博物馆大冒险》:观众通过 VR 设备 “走进” 敦煌莫高窟,不仅能 360 度观看壁画细节,还能通过 AI 互动 “参与” 壁画修复 —— 根据提示修复 “飞天” 的残缺裙摆,完成任务后获得 “数字修复师” 证书;在《典籍里的中国・AI 篇》中,观众可通过 AI 语音 “与孔子、司马迁对话”,提问 “如何理解‘仁’”“写《史记》时遇到哪些困难”,让典籍知识从 “被动听” 变成 “主动问”。这种 “科技 + 文化” 的模式,能让传统文化更符合 Z 世代的 “互动需求”。

(二)“小众文化挖掘”:让 “地方宝藏” 走向全国

未来的节目可告别 “大 IP 依赖”,聚焦 “地方小众文化”。例如打造《中国小非遗》:走进云南怒江 “独龙族织锦”、贵州黔东南 “苗族银饰锻造”、福建莆田 “木雕” 等小众非遗工坊,记录传承人如何将 “大山里的技艺” 与现代设计结合 —— 独龙族织锦传承人用传统纹样设计围巾,通过直播卖到全国;苗族银饰艺人与潮牌合作,推出 “银饰项链”,吸引年轻消费者。

(三)“国际传播”:让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

文化传承类综艺可尝试 “中外合拍”,打造 “国际版文化节目”。例如与 BBC 合作《中国文物奇遇记》:邀请中外明星共同探访 “三星堆青铜面具”“良渚玉琮”“秦始皇兵马俑”,由中国考古专家与外国历史学家共同解读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 —— 探讨 “三星堆与古埃及文明的相似性”“良渚文明如何影响东亚文化”,让中国文化以 “文明对话” 的方式走向世界。

结语:文化传承,不止于 “综艺”

七年时光,文化传承类综艺从 “一颗种子” 长成 “参天大树”。它曾让《千里江山图》成为 “网红”,让《唐宫夜宴》火遍全网,让非遗产品走进日常;它曾让年轻人为 “伏生护书” 落泪,为 “敦煌壁画” 震撼,为 “家乡非遗” 骄傲。但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止于 “综艺里的热闹”—— 当节目结束,观众能走进博物馆看展,能购买非遗文创支持传承人,能给孩子讲典籍里的故事,能在海外朋友面前自信介绍中国文化,这才是综艺背后真正的 “传承力量”。


未来,文化传承类综艺或许会有更多创新形式,但不变的核心,永远是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它就像一座 “桥梁”,一边连着千年的历史文脉,一边连着当代的生活日常;它也像一盏 “灯”,照亮我们文化里的珍贵宝藏,也照亮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9-15 08:37:27
闪购引发的全场景消费背后,今年双11的经营战场已变

闪购引发的全场景消费背后,今年双11的经营战场已变

晚点LatePost
2025-09-12 21:44:44
欧锦赛:德国男篮险胜土耳其9战全胜夺冠 施罗德MVP+邦加FMVP

欧锦赛:德国男篮险胜土耳其9战全胜夺冠 施罗德MVP+邦加FMVP

醉卧浮生
2025-09-15 07:34:32
上海暴雨范围扩大!两黄一蓝预警高挂!天气即将转折,降温就在这天→

上海暴雨范围扩大!两黄一蓝预警高挂!天气即将转折,降温就在这天→

新民晚报
2025-09-15 13:52:47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西虹市闲话
2025-09-14 22:14:01
享受文明果实却反噬文明根脉---美国大学何以成为白左大本营?

享受文明果实却反噬文明根脉---美国大学何以成为白左大本营?

通往远方的路
2025-09-15 07:50:03
赢麻了!1.5万撬动300万,苏超最小赞助商老板娘泪洒最后比赛现场

赢麻了!1.5万撬动300万,苏超最小赞助商老板娘泪洒最后比赛现场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21:37
最强冷空气来袭!江苏高温终结、气温暴跌!

最强冷空气来袭!江苏高温终结、气温暴跌!

鲁中晨报
2025-09-15 07:31:04
人狂自有天收

人狂自有天收

李老逵乱摆龙门阵
2025-09-11 09:01:28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直播吧
2025-09-14 17:03:06
雷军:小米 17 系列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雷军:小米 17 系列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IT之家
2025-09-15 11:17:05
罗永浩称华与华老板已道歉,但西贝贾老板道歉也来不及了

罗永浩称华与华老板已道歉,但西贝贾老板道歉也来不及了

潇湘晨报
2025-09-15 13:57:43
正厅顾兆文,任上被查

正厅顾兆文,任上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5 12:36:38
上海人注意!冷空气正在赶来,即将断崖式降温!

上海人注意!冷空气正在赶来,即将断崖式降温!

鲁中晨报
2025-09-15 11:39:18
于东来再次发声力挺西贝:很多方面很优秀,希望大家理性理解,相信他们会改的

于东来再次发声力挺西贝:很多方面很优秀,希望大家理性理解,相信他们会改的

极目新闻
2025-09-15 13:34:20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加急,争抢购买中国同一关键物品,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着急?

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加急,争抢购买中国同一关键物品,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着急?

文雅笔墨
2025-09-14 19:31:37
局部大暴雨+10级风+8℃降温!山东今天下午起将有大范围强降雨和大风降温

局部大暴雨+10级风+8℃降温!山东今天下午起将有大范围强降雨和大风降温

闪电新闻
2025-09-15 11:46:29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现代快报
2025-09-14 15:13:20
2025-09-15 14:43:00
广电头条 incentive-icons
广电头条
解读广电资讯,播报传媒动态
2619文章数 15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罗永浩回应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谁虐谁呢

头条要闻

罗永浩回应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谁虐谁呢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科技要闻

小米新旗舰跳过"16",雷军称正面迎战苹果

汽车要闻

空间、科技、驾控全在线 Q5L现款优惠不容错过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一道初中数学竞赛题,看似复杂,其实不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