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泰铢能买到一票?这事在泰国参议院省级选举里被实锤了。线索从一名候选人自己反水开始。
时间拉回到6月10日至14日,他主动联系素潘·西林甘中将约见,两人在黎逸府一条绕行公路边的餐馆碰头。随后,这名证人又相继与柴差纳、查勒姆萨克、萨农见面,话题就围着“怎么投、投给谁、钱怎么给”打转。
聊天记录很关键,鲁昂维特通过Line发来消息,邀请证人加入素潘中将的竞选小组,并点名要他把票投给素潘和另一名候选人,条件开得直白:事成付1.5万泰铢。证人点头后,在当地一家咖啡馆由中间人把钱交了。选举委员会掌握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和配套文件,证据链不短。
调查往下推,又扒出更多细节。素潘中将被指示意向查勒姆萨克和鲁昂维特支付款项,目的就是影响投票取向。执法人员手里不仅有聊天记录,还有通话详单,以及能印证证言的视频。
到了省级投票前两天,也就是6月14日之后的窗口,柴差纳、班鲁、萨农、梅蒂被拍到拿出2万到5万泰铢不等,再次游说证人把票投给柴差纳和班鲁。
钱之外,还有照顾——在线记录显示,柴差纳以自己和萨农的名义,在一家酒店订了两间房,每间750泰铢。
这不是个体拍脑袋干的活,背后有人打配合。泰国选举委员会周三通报,不仅锁定了涉案的7名候选人:素潘·西林甘中将、鲁昂维特·帕育哈马卢艾、查勒姆萨克·森蓬、柴差纳·瑙翁、班鲁·布察、梅蒂·本查伦塔那空、萨农·卡辛,还确认两名非候选人的同伙身份——颂蓬猜·阿兰亚蓬中校和娜塔雅·拉塔纳。
名字一长串,但路径清楚:有人出面谈,有人在线吆喝,有人出钱铺路。
选举委员定性这些行为违反《参议院选举法》,已经构成舞弊,破坏了选举的公正。
与此同时,泰国特别调查部把范围拉得更大,对数百名可能涉及贿选—洗钱链条的人员展开问询。银行流水、电话记录、酒店订单、交通轨迹,能对上的都要对。
这桩案子为什么引爆舆论?因为它不是选民塞红包的老戏码,而是发生在行政与安全专业组的参选圈里。
以往大家印象里,这类候选人出身军警系统、讲纪律、讲规矩,如今却被曝出用现金、住宿、组织安排去换票。
更扎眼的是,证人从受益者变成了证言人,转账凭证、聊天截图、视频记录一起扔上台。
时间线放长一点,去年6月26日参议院最后一轮投票,200个席位里竟有120人当选者与准备组阁的泰国人民党存在关联,这个结果当时就招来一片质疑。
几个月来,选举委员会持续调查本轮参议员产生过程中的多起舞弊举报,如今这起1.5万一票的线索跑到了台前。
钱一部分是现金面付,一部分走银行转账;话是靠Line群、个人对话、电话提醒传的;至于人是怎么安排的?餐馆密谈、咖啡馆交接、酒店短住,非常周到。每一个动作都留下了痕迹。等更多票证对上,谁出面撮合、谁提供名单、谁负责分发、谁统计回报,顺着手机和账单都能摸出来。
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去拉同一位候选人的票?原因不复杂:省级参议院的选举是圈内人投圈内人,每一张票的边际价值很高,关键节点的一两票就能影响排名,投票前两天加力,效率最高。于是才出现了2万、3万、5万的讨价还价,外加两间房的关照。住一夜、聊一场、第二天进会场,流程像是排练过的。
事情公开后,泰国选举委员会的说法也更谨慎了:案中涉到多名候选人和协力者,牵出的钱路与人路都需要逐一核实;涉案人未被法院定罪之前仍享有权利;同时,对涉嫌舞弊的投票将依法处理。
这几句话不长,外界读到的重点却很直白:证据还在往上堆,调查动作不会停。
黎逸府的那家餐馆如今生意照常,咖啡馆门口也有人坐着刷手机。
真正的变化在别处:银行流水被一次次调取,Line对话被一段段截图,酒店前台交出入住记录,通信公司把某几天的基站数据按时段导出。
选举想干净,技术就要跟上;有人想投机,证据也会跟着长出来。
下一步是谁被传唤、谁出庭作证、谁宣布退选,名单会一条条浮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