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特朗普亲自下令,两支代表队分别奔赴北京和马德里展开对华攻势时,试图掌握主动权,在各议题上打一场翻身仗。但关键时刻,马科斯却犀利评价称:美国政府已经没救了。
特朗普在用尽手段巩固美方地位之时,科技狂人马斯克却在一旁使劲泼冷水,他们二人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马斯克所谓的“政府没救”论又是何意思?
关税这口续命的“药”
今年9月初,最新的数据让全美上下倒吸一口凉气:国债总额已经冲破了37万亿美元大关。每年光是付利息,就要花掉近1.2万亿美元。
要知道五角大楼一整年的预算,也不过8860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年养活军队的钱,还不够还债主们的利息。
为此,马斯克在出席一次线上活动时说:“政府基本没救了。”
他表示:“政府内部有优秀人才是好事,但看看我们高得离谱的国债,仅利息支出就超过了五角大楼的预算,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他说:“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无法解决我们的国债问题,那我们就彻底完了。”
马斯克的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的意味,但绝不是没有意义的情绪输出,对于美国而言,日将膨胀的债务问题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如果放任不管,谁也无法预测无限膨胀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讽刺的是,特朗普今年刚上台的时候,还假模假样的成立“政府效率部”,还特意请来了马斯克挂帅出征。
而老马当时确实是雷厉风行,带着硅谷的思维杀进华盛顿,又是搞AI审计系统,又是推出政府聊天机器人GSAi,甚至还提议用特斯拉的机器人来代替联邦文员。
他以为技术能解决一切,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他的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奶酪。没过多久,数千名联邦雇员的饭碗被砸,各种项目被紧急叫停,“政府效率部”被彻底架空。
到了5月,心灰意冷的马斯克干脆卷铺盖走人,离开了华盛顿。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最终被他自己评价为“最失败的职业尝试之一”。
经过这一番折腾,特朗普大概意识到通过“节流”来改善财政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如此一来就只能从外部想办法“开源”了。
于是,“对等关税”政策,就这样被异化成了维系联邦财政运转的“麻醉剂”。
这也就不难理解马斯克后来的那份绝望。他亲身试过了,连AI和机器人都填不上那个无底洞般的债务黑洞。
当一个国家的制度僵化到连自我修复都做不到时,技术再先进也无能为力。此时,关税这剂饮鸩止渴的“毒品”,就显得格外有诱惑力。
法院一纸判决全乱套了
正当特朗普政府靠着关税收入勉强续命时,一记重拳从内部袭来,差点让整个系统当场休克。
今年8月,美国上诉法院的一纸裁决,如同一根绞索,悄然勒住了这套政策的咽喉。裁决直截了当地指出,“对等关税”政策本身“涉嫌违法”。
这个消息对白宫的冲击是致命的。如果最高法院最终维持原判,那就意味着政府不仅要立刻停止征收,还可能面临退还大笔已征税金的窘境。
对于一个连利息都快付不起的政府而言,这无异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意思的是,就在7月底,中美双方在瑞典举行第三轮谈判后,美方官员还是一副不紧不慢的姿态,放话说“两三个月后再谈也不迟”。
可谁能想到,仅仅一个多月后,他们就火急火燎地把第四轮谈判地点定在了马德里,时间更是提前到了9月中旬。
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显然不是因为什么战略机遇,而是源于司法裁决带来的巨大压力。
原本定于10月底的谈判日程被彻底打乱,一场本该从容布局的战略博弈,硬生生变成了一场十万火急的“救火行动”。
没牌了只能换场子
如此一来,特朗普手里最重要“对等关税”牌算是彻底失效了,王牌都没了,这牌局还怎么继续?
为此特朗普的选择是:既然主战场上打不赢,那就赶紧开辟新战场,把水搅浑。于是,一套看似精妙的“双轨策略”应运而生。
第一条轨道,就是贝森特在马德里的官方谈判。这条线是实打实的救火,是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财政与司法危机,是里子。
第二条轨道,则派上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一支由波音、联邦快递等商界巨头组成的代表团,悄然前往北京。
他们的任务不是施压,而是安抚和沟通。这些企业在华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白宫需要通过他们向中方释放一种信号,为长期关系留条后路。这更像是一种对冲风险的示好,是面子。
光有这两条轨道还不够。特朗普还把目光投向了安全领域。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即将举行,美方一反常态,高调确认将派遣高级别代表团参加。紧接着,美方防长赫格赛斯还与中方防长董军进行了一次罕见的通话。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逻辑其实很清晰。当经贸这张牌打不下去的时候,就在安全领域“刷存在感”,秀一秀肌肉,摆出大国博弈的姿态。
只可惜,这套“空城计”的对手看得一清二楚。中方从始至终都只强调一个原则: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的基础之上。
这等于直接告诉美方,那种一边挥舞大棒,一边伸手要好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结语
说到底,“对等关税”的困境,不过是特朗普政府治理危机的一个缩影。马斯克的那句“政府没救了”,虽然听起来刺耳,但或许正是美国现实最真实的写照。
这一切都在说明:美国当前最大的矛盾,是内部的巨大消耗,而非来自外部的敌人。
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贸易政策杠杆,因为内部原因而彻底失灵时,任何外交舞台上的辗转腾挪,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即将到来的马德里谈判,与其说是一场中美之间的博弈,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对美国能否正视自身问题的终极考验。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