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百多名韩国的技术工人戴着镣铐,被美国移民执法人员带走之后,相关在第一时间就传回了韩国。这一下,首尔的舆论场立刻炸了锅,网民们的话里话外满是愤怒和憋屈。这场发生在9月7日的大规模突袭,不光把总统李在明的脸打得通红,更让韩国近期的外交方向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之前他们还忙着对美示好、跟中国保持距离,但是现在,一系列的反美抗议却搞得如火如荼。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也从之前的对抗,变成了今天的“加快合作”。可能之前谁也不会想到,韩国人的翻脸速度,也能如此之快。
回想今年的8月25日,李在明的美国之行可是被韩国媒体吹上了天。这位总统先是婉拒了中方重要庆典的邀请,然后就揣着3500亿美元的投资大礼包,去华盛顿寻求一段新的美韩关系。他承诺的投资数目可是不小,而且和美国的意向性合作,也涵盖了半导体、造船和新能源三大硬核领域。虽然此事看上去,是美国与韩国在双向奔赴,但实际上,韩国却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作出了很大的利益让步。
也是在那一天,李在明又明确表态,要丢掉韩国沿用多年的"安美经中"老路子,慢慢减少对华的经济依赖,然后热烈拥抱美国的产业链。当时韩国不少媒体都在夸他,觉得李在明不仅挣足了面子,还为韩国企业敲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然而这份"体面",只维持了短短七天。9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局打着"打击非法移民"的旗号,对韩国企业在佐治亚州建的新能源工厂,搞了一次“突袭”。这次行动,是该局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单点逮捕行动。现场里,执法人员压根不听当地工人的解释,就直接用铁链把三百多个韩国技术人员给捆走了。更有意思的是,这座工厂正是韩国对美3500亿投资的重点项目。而被抓走的技术人员,则是专门响应特朗普号召,来美国进行设备调试和员工培训的人。
这事儿一出来,韩国舆论立马就炸了,反美情绪瞬间高涨。韩国民众之所以生气,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美国执法部门居然用对待重刑犯的铁链捆人,这不是明摆着羞辱韩国人吗?《中央日报》都忍不住吐槽"这哪是对盟友的态度";二是大家都觉得,美国太"忘恩负义"了,明明是你们用关税逼着人家来投资,转头就把我们合法派去的技术人员抓了起来,这不是卸磨杀驴又是什么。
现在,与中美之间的种种矛盾,已经让韩国社会陷入了一种分裂:这边针对中国的抗议集会还没散场,那边反美的示威又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首尔街头如今到处都是"要美国给个说法"的标语,连国会里都有议员提议,要重新计算美韩商贸协定的得失,更让韩国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美国政府的反应。
出事后,韩国外长赵显火速赶到美国去斡旋,驻美大使亲自去拘留所探望,现代和LG的高管也连夜赶去华盛顿协调。可是特朗普的回应,却依然是强硬而傲慢的。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佐治亚州的行动"没毛病",还喊话所有在美外国职工"都得乖乖遵守美国的移民法"。
韩国工人被栓上铁链
但是紧接着,特朗普又抛出了一个"交换条件":想让美国给韩国技术人员开入境绿色通道也行,但韩国企业得雇佣更多的美国人,还得让被抓的技术人员留下来给美方员工当老师,而且还得“倾囊而授”。现在,就连韩国的那些亲美的媒体,也说美国人是在"搞霸权",既要你的钱,又要抢你的技术,在外交上还得压你一头。
受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原本都安排好的下一批韩国技术员包机,被直接叫停了。而那被抓的三百多人,也终于在斡旋下被释放。9月12日,当载着他们的包机降落在仁川机场之后,青瓦台的一众高官亲自去机场接机。他们对着走下舷梯的工人深深鞠躬,嘴里不停念叨"让大家受委屈了"。但这场姗姗来迟的道歉,却被《东亚日报》调侃为"在美国丢的脸,只能通过在国内的笨拙演出找补回来"。
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本来已经被教训得比较“亲美”的李在明,由于这件恶劣的事情,现在已经在调整自己的对华策略了。9月9日,李在明紧急召开了一场国家安全会议,对之前闹得挺凶的对华抗议集会表现出了强烈的否定态度,并要求"研究具体的制裁办法"。
同时,李在明又提名,让已故的前总统卢泰愚的儿子卢载宪,来担任新的驻华大使。虽说卢载宪不是职业外交官,但他老爸在1992年,曾促成了韩中建交,所以他对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外界普遍觉得,这两件事说明,李在明在对中国示好。
其实,李在明对华政策的转向,也是自己此前一直所希望的。他自当选之初,就已经表示,自己会搞“务实外交”,寻求在中美之间,找出一个“两不得罪”的外交路线。而且,在他逐渐被内阁教育得“亲美”之后,韩国的对华出口额暴跌,中国的对韩投资也跟着急速缩水。这种经济上的疼,再加上这次被美国"羞辱"的经历,让李在明本已放弃的“务实外交”想法,再次变得蠢蠢欲动。
而在调整对华政策的同时,李在明政府还把一个已经琢磨了好久的计划提上了日程,那就是要把都城搬到距离首尔一百多公里的世宗市。按照规划,韩国得为这个工程花掉21亿美元。虽然韩国人说,迁都是为了缓解首尔的“都市病”,提高办事效率,但其实,借机摆脱美军的控制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世宗市
现在,首尔南边70公里的平泽美军基地,是2018年从首尔市中心的龙山基地搬过去的,而龙山基地,一直是美国驻韩司令部的所在地。李在明之前在美国时,也曾表示,想在安全问题上不再那么依赖美国。而这次迁都,显然就是这个想法的具体执行环节。有韩国政治分析师说,经历了佐治亚州事件,青瓦台大概率会把迁都节奏再加快点,用实际行动减少对美军的战略依赖。
从8月下旬的对美示好,到9月中旬的反美游行,韩国的转变真是让人眼睛跟不上。李在明的处境,正是自己过度靠近美国的报应。特朗普政府一边拿着韩国的钱,一边用粗暴的执法来羞辱盟友,这种"既要又要"的霸权行径,彻底打破了韩国对美韩同盟的美好幻想。所以现在,韩国希望通过对华政策的调整,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拿到更多的实惠。说到底,韩国的经济仍然需要靠中国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外长赵显在访美时,已经向美方提出,希望增加韩国公民签证配额,并修改相关移民政策,避免佐治亚州事件的再次发生。但特朗普政府的边境事务主管汤姆·霍曼,却表示自己不仅不会收敛,还要“扩大对工作场所的突袭检查”。如果韩美两国继续这样自说自话,他们关系的裂痕,就难以在短期内弥合。
对于李在明而言,此次对中国的示好,或许带着一点儿无奈。但从客观效果看,它却为中韩关系的重回正轨,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契机。韩国《文化日报》已经在报道中表示:外交不是单选题,韩国需要的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平衡策略。希望经过这次教训,韩国可以明白,退一步的结果,是引来别人的得寸进尺。自己的脊梁骨不硬,别人抢了你的钱,照样会打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