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洪水基本年年有,为啥中国如此重视防汛,而欧美几乎没防汛的概念

0
分享至



在中国,一到夏天,尤其是六七月,新闻里就天天提“防汛”这俩字,年年都提,年年都重视。这事儿搁老百姓耳朵里,听得多了,就容易犯寻思,为啥咱中国对防汛这么紧张,年年都得防汛,欧美国家那边咋就没听说他们搞防汛呢?



先说说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中国东部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天雨水集中,降雨量大,而且来得猛,动不动就是暴雨成灾。比如说长江流域,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天这几个月。

像1998年、2020年那样的大洪水,那是真吓人,是实打实的自然灾难,房屋倒塌、庄稼被淹、交通中断,损失惨重。所以咱国家的防汛工作必须年年准备,不敢松劲儿。因为一旦出了事儿,那可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再瞧瞧欧美国家,特别是像美国、德国、法国这些地方,他们也有洪水,也闹过灾。比如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历史上就经常闹水灾,像1927年那次洪水,那可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淹了十几个州,死了好几千人。

欧洲那边也一样,比如德国在2021年发生的那次特大洪水,一夜之间就冲垮了好多村庄,死了上百人,损失惨重。所以别以为人家不提“防汛”就真的没事儿,只是说法不一样,应对方式也不同。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先谈谈,欧美国家的城市发展起步早,排水系统和防洪工程相对完善。他们在城市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防洪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防洪堤坝、泄洪渠、地下排水管网,而且维护得也比较及时。

而咱们国家虽然这些年也在大力投入,但因为人口密集、地形复杂,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系统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底子,改造起来不容易。

再加上城市扩张快,一些地方把湿地、水塘填平盖楼,导致自然蓄水能力下降,下雨就容易积水,一积水就容易出事。



中国人对水灾的记忆特别深,从古至今,治水就是国家的大事。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这些故事从小就听,防洪防灾的意识早就深入骨子里了。

咱们国家现在每年一到雨季,政府就动员部署、提前预警、调兵遣将,这背后是一整套应急管理体系,不是说说而已。



而在欧美国家,虽然也有应急响应机制,但他们更强调个人自救和保险赔偿。遇到灾情,政府会提供帮助,但更多的是事后补救,拿钱填补损失,没有防范于未然的概念,不像中国这样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布防。



另外地理条件也是一大因素,中国地形复杂,江河众多,尤其是长江、黄河、淮河这些大江大河,流经的地方人口密集、农业发达,一旦出事,影响范围广、损失大。

而欧美国家虽然也有河流,但整体上人口密度比咱们低,受影响的区域相对小一些。比如美国虽然有密西西比河,但沿岸很多地方是农业区或者荒地,人口不像中国这么集中。欧洲国家多数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洪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影响时间短,恢复起来也容易。



那欧美国家就不防灾了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有防洪措施,只是不像中国这样年年提、月月讲、天天讲,而是以长期规划为主,强调工程设施的建设和保险制度的完善。

比如荷兰,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靠围海造田生活了几百年,他们的防洪系统可以说是全球最牛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并不天天讲“防汛”,而是把防洪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融入到国土规划和城市建设中。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比以往更频繁、更严重的暴雨和洪水。中国因为本身气候条件就比较复杂,所以受影响更明显。

欧美国家也在频频遭遇极端天气,像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这几年都发生过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不是他们不防,而是他们也在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中国年年重视防汛,是因为国情特殊、地理气候复杂、人口密集,加上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必须未雨绸缪。

而欧美国家虽然也有洪水,但因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文化观念不同,防洪更多是长期工程和制度保障的结果,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年年动员、全民参与。

这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基于各自国情做出的合理选择。但如果遭遇同样的大洪水,谁受到的损失小也就一目了然了,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被追加两项重罪,杨兰兰却毫不在意,她为何如此淡定?

最新!被追加两项重罪,杨兰兰却毫不在意,她为何如此淡定?

热点菌本君
2025-09-12 07:43:05
人民币汇率突破大关!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人民币汇率突破大关!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43:05
前海港主帅佩雷拉:已报名竞聘国足新帅,我非常符合选帅条件

前海港主帅佩雷拉:已报名竞聘国足新帅,我非常符合选帅条件

雷速体育
2025-09-19 11:59:19
卖“原味”的闺蜜拿刀砍超美正主?2人认识过程+撕X视频被扒真狗血

卖“原味”的闺蜜拿刀砍超美正主?2人认识过程+撕X视频被扒真狗血

不二表姐
2025-09-18 22:11:07
女子名下竟有138辆车!起底“背户车”黑灰链条

女子名下竟有138辆车!起底“背户车”黑灰链条

大象新闻
2025-09-18 14:21:04
陈毅病逝2年后,妻子张茜也辞世,临终前交代:没到时候不能分家

陈毅病逝2年后,妻子张茜也辞世,临终前交代:没到时候不能分家

大运河时空
2025-09-18 10:45:56
一场“表演”的制裁: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一场“表演”的制裁: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山河路口
2025-09-18 20:00:51
巨大发现!中国女篮惊现第二个田中心,她的名字叫田媛媛!

巨大发现!中国女篮惊现第二个田中心,她的名字叫田媛媛!

田先生篮球
2025-09-18 11:50:54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医生对你暗示过什么?网友:我两次做阴超都是遇到男医生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4 00:15:04
偶遇任重孙骁骁一家三口现身首尔,2岁女儿软萌可爱,模样像爸爸

偶遇任重孙骁骁一家三口现身首尔,2岁女儿软萌可爱,模样像爸爸

振华观史
2025-09-19 11:11:06
太突然!男演员去世,年仅42岁!

太突然!男演员去世,年仅42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7 15:15:47
天津女排3-1加拉塔萨雷 球员评分:3人满分,4人及格

天津女排3-1加拉塔萨雷 球员评分:3人满分,4人及格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9 10:21:45
凯特带梅拉尼娅见童子军,55岁前模特摆脱冰山脸,“她很爱王妃”

凯特带梅拉尼娅见童子军,55岁前模特摆脱冰山脸,“她很爱王妃”

译言
2025-09-19 07:43:15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四野老兵口述实录:3个师编入朝鲜人民军,打完仗只剩12000人

四野老兵口述实录:3个师编入朝鲜人民军,打完仗只剩12000人

公子无用
2025-09-18 09:26:23
中方话刚说完,泰国直接下了逐客令,枪口顶脑门,这场仗非打不可

中方话刚说完,泰国直接下了逐客令,枪口顶脑门,这场仗非打不可

南宗历史
2025-09-18 18:02:31
许敏假牛羊肉风波尘埃落定,熊磊晒处罚结果嘲讽,前婆媳添新矛盾

许敏假牛羊肉风波尘埃落定,熊磊晒处罚结果嘲讽,前婆媳添新矛盾

叮当当科技
2025-09-19 10:13:24
女王巩俐《W》金九封面大片,头戴发网出镜诠释美无定式

女王巩俐《W》金九封面大片,头戴发网出镜诠释美无定式

桃桃淘电影
2025-09-18 10:18:00
65岁演员黄宏现身德州,两鬓斑白身形消瘦,吃人均几十的苍蝇馆子

65岁演员黄宏现身德州,两鬓斑白身形消瘦,吃人均几十的苍蝇馆子

跳跳历史
2025-09-19 11:26:07
为什么可以和女人上床,但是不能给女人承诺

为什么可以和女人上床,但是不能给女人承诺

加油丁小文
2025-09-16 07:30:06
2025-09-19 12:59:0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406文章数 5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朋友圈称教育局长因舆情被免职遭行拘:很冤枉

头条要闻

男子朋友圈称教育局长因舆情被免职遭行拘:很冤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官方发育儿补贴管理规范:需每年申领,30日内完成审核

秋冬穿对红黄橙,温暖又高级

教育要闻

计算题考察的就是基础公式的灵活运用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