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
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于2022年初启动首期,我馆秉承推动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在策展与创作方面多维探索的理念,使美术馆三层C展厅的独立空间,成为青年教师创作研展、展览策划的一块实验田。目前已完成四期方案的征集、评选(现有22个展览方案入选)。
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2日—10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
开幕时间:2025年9月17日14:00
开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三期最后一个展览:“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将于2025年9月1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杜英奇的个人作品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张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科担任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李明威担任策展人。展览开幕式将于9月17日(周三)14: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举办。
无尽之塔 泡沫、石膏纱布、木方、金属工业级重型F夹 200x158x475、177x178x390cm 2025年
甲骨 泡沫、金属脚手架、纱布 497x300x720cm 2025年
甲骨(局部)
写在前面
“应物象形”是“谢赫六法”之一。本次展览的题目是《应物“相”形》(“相”,四声),⽤“相”替换了谢赫六法“应物象形”中的“象”。
“相”在四声读音作为动词使用时,有观察、判断之意,如相马、相⾯。所谓“应物”,不仅包含对物的客观观察和表现,也包含作者在面对它时自然的心灵感应。所谓“相”(四声)形的意识和行为,就是选择能够与我发生心灵感应的“⾃然物”并将其转化为“雕塑物”的创作。
“相”在四声读音作为名词使用时,有外观、容貌之意,还包含对其中隐含意义的判断,如面相、手相。同样,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形体的组织构成关系、线条的走向趋势,小到一块骨头的裂痕,大到一片星空的布局,使此处之“相”也显现出表象以外的含义——与某种⽞妙征兆相勾连的精神指向。从古至今,我们都对这种未知的想象充满好奇。我长期以来对自然的骨形感兴趣,且从中受到某种来自远古的启发,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应。这里呈现的作品,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察感受完成的,即我的雕塑新作中的所“相”之物和形之所“相”。
艺术家 杜英奇
幻戏 石膏、木方、铅、铜丝、枯枝 60x45x56cm 2024年
对话 泥土 10x6x12cm 2023年
展览团队
| 艺术家 |
杜英奇
1989年出生于山东潍坊,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副教授。致力于具象雕塑创作以及中国现代雕塑史研究。
| 策展人 |
李明威
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展览策划与视觉传播方向,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应物“相”形——杜英奇雕塑新作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2日—10月19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
开幕时间:2025年9月17日14:00
开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C展厅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学术顾问|张伟、陈科
艺 术 家|杜英奇
策 展 人|李明威
展览协调|刘宇晗、易玥
设计统筹|纪玉洁
视觉设计|仙人
影像记录|杨大为、王大广
特别鸣谢|崔爱兰、岳德华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