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受阅装备出现故障,迅速处置!”接到命令,陈从顺立即指挥车辆前出,检查装备、更换部件、重新启动,一套动作干净利落,仅用时5分钟!
“老陈,车辆传感系统出现故障,需要你协同配合!”刚下战车,陈从顺腰间的对讲机再次传来呼叫,他立即拎上工具箱,奔赴下一个战场。
这是阅兵训练场某保障大队维修技师陈从顺的日常,也是所有装备维保人员的一个缩影,走进装备维修车间,金属的摩擦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成独特的“战场交响曲”,41岁的陈从顺,正在对一辆受阅装备车辆进行检修,对于有着3次参阅经历的陈从顺来说,如何确保受阅装备万无一失,一直是他对工作的极致追求。
“我虽然有着3次参阅经历,但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部队装备换代升级速度加快,对装备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陈从顺看来,装备不断升级是外功,保障能力持续进化才是内功,只有二者合一方能制胜战场。
2017年,在沙场阅兵训练中,陈从顺在外场伴随保障,突降大雨,一辆装甲车发生故障信号告警,故障就是敌情,陈从顺和战友们冒着大雨立即展开抢修,才发现是接口处防水没做到位,后来在一次实战化演练中,他们再次遇到了类似情况,仅用3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前不久,一台抢救车训练结束回场时一切正常,再次出场却无法启动。检查油路中、蓄电池、油量等方面均无故障,驾驶员王晨硕急得满头大汗。“打开油箱盖!”关键时刻,陈从顺支了一招,几分钟后,车辆正常启动。原来,是由于浮子活门不通造成油箱内压力大于大气压,以致于无法正常喷油造成的。
“阅兵阅的不仅是装备,更是部队的战斗力和保障能力……”陈从顺对记者说道,阅兵场上圆满完成任务,就是他们战场上的打赢硬功。入伍25年来,陈从顺一直与铁甲相伴,从曾经的新手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这一路支撑他的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还有甘当幕后无声奉献的精神。
每当看到修好的战车重回训练场,陈从顺的内心都感到无比自豪,虽然不能亲自驾驶战车到天安门接受检阅,但战车就代表着他们。“我们身上有它们的油液,它们身上也有我们的汗水,当受阅装备从天安门前驶过,我就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发动机产生的共鸣,这就是独属于我们的‘阅兵式’。”
向前奔涌的铁流中,有陈从顺和战友们矢志打赢的追求,当钢铁方阵以最佳状态通过天安门时,就是他们“能打仗、打胜仗”的生动诠释。
撰文:闫 涛、向 雄
摄像:徐艺洲、甄 帅
主办单位: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信息来源:中部号角
总 编:李静阳
编 审:齐 迹、姜 帅
值班编辑:魏炜、毛 林、伍开舟
联系邮箱:jjtq82@qq.com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