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本绝版书《体制内生存之道》,里面的观点巅峰了我以往的认知,对照我的过往经历,真是有被点醒的感觉。
就说“好学生思维”这事儿吧,书里说有的人工作二三十年了,还走不出“好学生”思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共16年,如果再读硕士博士,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一直被灌输的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可以不用管太多,什么性格、习惯、与人交往什么的都无关紧要。
好学生思维和体制内工作要求,在好多方面是冲突的。
首先,是遇到困境怎么解决。
有“好学生思维”的人,工作上遇到困境,比如跟领导同事相处不好,或者其他挫折,就想再去提升一下学历,躲进象牙塔一段时间,好像这样就感觉自己更厉害了。
其实,学历和各方面的能力是不成正比的。正确的做法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要在人际关系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去提高学历。
第二点,被动等待和主动争取。
从小到大,老师每天把知识教给我们,布置好作业,我们只要做好就行。
而且家长老师都告诉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要有大局观。
所以老老实实学习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是受到老师喜欢和同学敬佩的。
可到了单位里,要是你还这么埋头苦干,被动等待,那就什么好事儿都论不到你。
并不是领导不愿意给你,而是领导每天都有各种会议,阅读签阅各种文件,还有各种接待应酬,而你只是一个普通员工。
领导即便很公平,他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
所以,遇到有政策规定,涉及你自己利益的时候,就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大胆主动有技巧的去争取。
第三是单一评价思维和多元评价思维。
“好学生思维”就是很清高,觉得只要我把工作做好了,一切就OK了,其他的比如拍马屁,高人际关系,根本瞧不起,甚至鄙视。
这是长期被教育的结果,在学校里,成绩好就是一切。
但是到了体质内,各人都是各显神通,有的人有背景,这是爹妈给的,你没法比;有的人是会搞人际关系,左右逢源,看起来像是随意说出困难,把事儿就办了;有的人工作能力强,领导赏识;有的人就是会琢磨上司的心事,能替领导办事,有时候还积极帮领导办私事儿。
不一而足。
比如书里举了个例子,说有个人看到领导每次吃饭去得比较晚,饭菜有可能就凉了。
他就每天提前去排队给领导买饭,然后用保温饭盒给保着温,一年365天,每天如此。
领导说不用这样,但这个人乐此不疲。后来,他被提拔成了后勤部门负责人。
作者告诉我们,不要看不上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实际上付出不比埋头苦干的人少,甚至有的还牺牲了自己的尊严。
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只看结果,只要结果好,过程和手段一般会被忽略掉,只要不违法。
这并不是鼓励人们都去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什么不正当利益。而是说要从单一的“好学生思维”,从单一评价思维转变为多元评价思维。
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容易,也许家中有病重的老母亲等着养老,也许有孩子需要学费,没必要为了清高而放弃些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