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公开摊牌,敢加税就直接采取反制举措,压力之下,墨西哥口风也变了,明确表态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那么,此次墨西哥态度出现了怎样的转变?中方举动的背后又有何用意?
近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将对没有与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加征关税,涉及约1400项产品,包括玩具、钢铁、纺织品、塑料制品,关税幅度在10%到50%之间。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高达50%的关税。要知道,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市场,一旦新关税落实,几乎会直接卡住中国汽车在当地的开拓步伐,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击。
于是,中方迅速作出回应。我商务部发言人11日明确指出,各国应当加强沟通协调,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不能因为外部胁迫而牺牲第三方利益。如果墨西哥执意推进单边加税,不仅会伤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合作伙伴,也会让墨西哥自身的营商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方还强调,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敢加税,就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方表态的同一天,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出来讲话。她强调,墨西哥政府不希望与中国等国家发生冲突,相关举措只是为了提振国内经济,并且政府正与可能受影响国家的大使沟通。相比之前声称,“墨西哥不会成为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后门”,这一次的口风显然软了很多。显然,中方的公开摊牌,让墨西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得不在措辞上有所收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原因不难理解。墨西哥一方面要面对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美国长期以来对墨施压,要求其限制中国商品进口,甚至指责中国利用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后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更是不断要求墨西哥采取配合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墨西哥政府推出加税计划,很大程度上是向美国交出“投名状”。
但另一方面,墨西哥也很清楚,与中国的贸易规模庞大,中国是其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贸然挑衅中国,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于是,墨西哥总统出来“灭火”,强调“不希望发生中国冲突”。
而从目前中方的表态可以看出,原则非常明确:一是绝不妥协,二是对等反制。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中方不希望经贸合作受损,但如果对方选择牺牲中国利益,那就只能坚决回应。贸易是双向的,中国也掌握对墨出口和投资的主动权。墨西哥要发展制造业,需要中国的技术、设备和零部件;要改善消费市场,需要大量来自中国的实惠商品。如果墨方执意配合美国行事,那么必然会遭到对等回击,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还有一个深层隐患值得注意,如果中方没有强硬反制,可能会产生破窗效应。墨西哥这次是跟随美国,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欧盟、加拿大、日本,甚至其他拉美国家都在观察。美国希望的,就是形成一个联合阵营,共同在贸易上围堵中国。如果中国在面对墨西哥问题上表现退让,那些其他蠢蠢欲动的国家可能会更加大胆。正因为如此,中方必须在态度和行动上保持坚决,告诉所有国家:谁拿中国利益做交易,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墨西哥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也反映了其尴尬处境。这个国家长期受制于美国,从历史上的领土丧失,到现实中产业链的依附,都让它难以摆脱北方邻居的影响。即便发展到今天,墨西哥依然不得不在贸易、投资和安全问题上对美国让步。正因如此,它才会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拿中国开刀。但问题在于,美国的需求永远没有尽头,今天要求你加税,明天可能要求更多的政治让步。墨西哥妥协的结果,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从中方角度来说,既要保持必要的克制和理性,又必须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对墨西哥的关税计划,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呼吁其慎之又慎,三思而行。这既是善意提醒,也是最后警告。如果墨方真要硬碰硬,中方必然会采取措施。这不仅关乎中国汽车和商品的出口,更关乎整个全球经贸规则的稳定。如果对美国霸凌的妥协成为常态,那么全球贸易秩序就会被彻底破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